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青海省博物馆单日参观人数突破1万人次 7月以来12.88万人次进馆探宝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4-07-29 09:25:18 浏览次数: 【字体:

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故事,通过沉浸式观览了解文物的出土过程,将新奇有趣的文创产品带回家……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把博物馆作为青海旅行必去的打卡地。7月以来,青海省博物馆参观人数再创新高。

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

7月22日起,来自北京的游客陈颖带着精心准备的笔记本,开启了她的博物馆盖章“打卡”之旅,青海省博物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自然资源博物馆、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本笔记本里收集的每一枚印章都承载了博物馆的文化元素,每个博物馆都让我收获满满。”陈颖说,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去逛它的博物馆,此次青海之旅,她除了走进自然景区,还专程花了两天时间逛博物馆。

如今,像陈颖一样爱上博物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以线下打卡、线上分享体验的方式“解锁”不同城市的博物馆,探寻历史文化的足迹。

青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千百年以来,在丝绸之路沿线,遗落着大量精美的文物,是历史上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最好见证。一件件历经沧桑的文物不仅代表着青海文化的精髓,也为观众重述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7月25日9时,青海省博物馆门前排满了前来参观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一件件文物让游客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青海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将观众带入一个个古老而生动的故事之中。

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观众感受着青海的历史变迁。他们或驻足聆听,沉浸在讲解员娓娓道来的历史长河之中;或与亲友交流,共同探寻文物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无论是古老的陶器、石器,还是近现代的文物、典籍,它们都承载着青海的记忆与变迁,观众通过它们了解着青海的历史与文化。

观众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

“这件条纹彩陶靴是出现在《国家宝藏》中的文物吗?”“这件造型前卫的国宝属于三千多年前,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最成熟的靴子造型,和今天的雪地靴极其相似。在这件彩陶靴上,河湟地区古老靴子的造型、形制、装饰的三大要素,均有所展现……”

在国宝级文物彩陶靴展柜前,河湟先民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穿上“雪地靴”的故事吸引观众驻足。“没想到三千多年前的靴子就能做得这么精美!”一位观众感叹道。他拿出手机,拍下了这难得一见的国宝。

日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四季青海篇节目中,国宝守护人许亚军、肖顺尧、郭俊辰讲述了青海省博物馆文物人身鱼尾金饰片、明永乐款铜鎏金观音像、条纹彩陶靴的前世今生。前来参观的观众中,不少人专程而来,奔赴一场守护国宝的约定。

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让观众与青海悠久灿烂的历史相遇,在数字体验馆内,羌中道、丝绸之路青海道、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历史上曾经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在青海的交集被一一呈现。

观众站上体验区,只见平面地图上的古道路线开始延伸,道路沿线过往历史的遗迹与遗址在立体地图上栩栩如生,一条条道路串联起青海的历史记忆,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青海的千年变迁。

7月以来12.88万人次走进博物馆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博物馆及藏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青海省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数再创新高。

据省博物馆统计,7月1日至7月25日,青海省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28859人次。7月23日,省博物馆单日参观人数再创新高,突破1万人次,达到11432人次,与2023年7月单日参观人数最高值相比,增加8584人次。

为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青海省博物馆结合工作实际,自6月1日起,将闭馆时间调整至21时,同时采取分流不限流的措施,最大程度方便游客入馆参观,满足观众的夜间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热的背后,其实是博物馆与公众的一场双向奔赴。”青海省博物馆副馆长黄培培分析,博物馆热的背后不仅体现了观众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更彰显公众的文化认同与自信,促进了博物馆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此外,随着博物馆文化教育功能的日益凸显,学校和家庭越来越重视利用其资源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博物馆因此成为生动的第二课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带动了博物馆亲子游和研学游的热潮,使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并沉浸在博物馆中,更直观,清晰地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刻涵义。

为带给游客更好的观展体验,省博物馆不断优化观众服务质量与水平,通过招募志愿者、职工志愿讲解、社会导游讲解培训等措施,满足了观众的参观讲解需求。此外,省博物馆在推出文创雪糕、优化AR眼镜导览、智慧手持导览器及青年干部志愿讲解的基础上,还调动了全馆的力量,安排全体工作人员在博物馆正门口、展厅、大厅等重点场所巡查,提供咨询服务等。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