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幸福+,脱贫的日子有点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述评之四
儿子考上了大学,女儿还在读小学,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放牧维持。但由于缺少新的养殖理念,家里的草场又难以承载更多的牲畜,生活一日不如一日,到了年底一算账,人均收入只有2600多元。
当上护林员,搬进了80平方米的新房子,雨露计划圆了孩子的大学梦。通过几年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儿子毕业有了工作,家里的收入翻了几番。
两个故事,同一个家庭,倘若不是亲身经历,家住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尕庆村的曲江加不敢相信,短短几年间,自己家的生活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几年,青海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实打实硬碰硬、一仗接着一仗打下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从三江源头到湟水河畔,从农家小院到家庭作坊,我们看到了一张张喜悦的笑脸,经历了一幕幕激动的场景,听到了一个个振奋的故事。
怎能不喜悦?通过打造生态景区,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卓扎滩村的群众不仅拿到了分红,大家伙儿的水费、养老保险等支出也由村集体经济收入统一缴纳!
怎能不激动?提起村上几年来的变化,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阴坡村第一书记河生泉心里一门清:危房不见了,硬化路修到了家门口,今天的阴坡村已经“改头换面”露新颜!
怎能不振奋?去年,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下大武乡年扎村白藏羊养殖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分红资金达到了104万元,人均分红达到7000多元。原本牧民群众再熟悉不过的老产业已经成为他们奔小康的新路子!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基础设施完善了,增收渠道增加了,群众精神面貌改变了……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上,一幅小康蓝图徐徐铺展开来。
基础设施做加法,生活环境变了
如果我们沿着2019年的脱贫攻坚轨迹一路回望,你会看到这样一段概括: 5.2万户2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20万户农牧民危房改造、30.14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提升任务全面完成,行政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运、管水平全面提升,群众住房难、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群众的评价最直接,群众的感受最真实。有时,事实比理论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在玛沁县城以东30公里处,东倾沟乡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新居引人注目。走进搬迁户才让闹日的家中,80平方米的新居干净整洁,家具、电器一应俱全。
“自从搬到这儿,住的房子比以前好不说,用水、用电、用网都很方便。”
同样从牧区深处搬迁到县城久美家园的西夏一家也曾是村上的贫困户。搬到县城后,他们靠政府发放的草原生态奖补资金,攒了两三万元钱,把房子简单装修了一下,又买了家具。现在家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孩子们都送到了大武镇中心校上学,十分方便。
“过去放牧时,一家五口挤在20多平方米的帐房里,冬天烧牛粪取暖,现在屋里是集中供暖,家里再也不用穿棉衣。”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旦巴笑得合不拢嘴,“以往冬天水管就冻住,吃水困难。现在小区门口就能买到新鲜蔬菜,回家还能用热水洗。”
近年来,果洛州先后整合资金20.36亿元,集中力量实施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房及水、电、路、网和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8732套易地搬迁住房实现全部入住,牧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增高。
走在通往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乡莫合村的路上,奔来眼底的是生机与希望,一幢幢新房整齐排列,干净宽敞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
原来,莫合村远离乡政府驻地,草场和耕地面积有限,极大限制了村里的发展。随着总投资1373.75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莫合村120户村民全部搬进新家,家家户户不仅有80平方米的房屋,还有120平方米的大院子。
“以前的土坯房又小又破,现在用水用电都方便了,感谢政府让我们住上好房子!”提起脱贫攻坚,受益者索乃措有一肚子话想说,“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家乡的面貌变样了,路和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增收渠道做加法,家庭收入变了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蓄集乡的伊克拉村是个不折不扣的纯牧业村,曾经因为产业结构单一,“民穷村弱”。搞种植、搞养殖,虽然伊克拉人从未放弃过脱贫致富的梦想,但一路走来,通往梦想的道路并不平坦。
形势中看机遇。2015年,村里瞅准了当地市场上民族工艺雕刻空白的机遇,靠民族文化为牧户们开辟出一个新产业。5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为筹建民族工艺雕刻基地打了底,不少牧户们也把“家底”掏出来充作股金,2016年夏天民族工艺雕刻基地挂出了牌子。当年8月,第一批成品一经面世就得到了不错的反响。后来,随着一件件具有德都蒙古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源源不断地走进市场,雕刻厂的发展也越来越顺利。
村支部书记才仁东德布告诉记者,现在企业不仅实现了10万多元的年收益,解决了部分劳动岗位,每年还为蓄集乡的27名脱贫户分红近2万元。
无独有偶。曲麻日是黄南州泽库县多禾茂乡惟一一个贫困村。曾经,以游牧为生的曲麻日村因贫困而远近闻名。三年前,通过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掀起了一场摒弃旧观念、迈向新生活的致富风暴。不仅通过养殖增加牧民收入,还整合资金在州上购置了一间542平方米的铺面,靠着铺面租金,每年分红28万元。
变化当然不止于此。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组建,在解放草场的同时,也解放了曲麻日村大量的劳动力。入社的749人中,只有18人负责管理、饲养、挤奶等事务。而解放出来的其他牧民,有人做起了生意,有人外出务工,还有人拿了驾照当上了出租车司机。
2019年,历史的车轮跋山涉水,载着青海进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
为不断增强“造血”功能,立足高原绿色优势,持续做大做强特色扶贫产业,实施“十万头牦牛产业扶贫示范项目”,举办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努力把牦牛青稞产业打造成脱贫增收的“新极点”;结合“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对已实施的208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进行提档升级,全力打造以刺绣、唐卡、藏毯、银铜器加工为主的“青”字牌民族手工艺品;完成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7万人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33万人,培训贫困村致富带头人2400名;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在2358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每村安排10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全省已有91.3%的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破零”,其中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533个;深入开展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组织开展全国消费扶贫进青海、西货东运等系列活动,全年电商消费扶贫完成农产品销售2.9亿元。
内生动力做加法,精神面貌变了
“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前不久,记者前往海南州贵德县常牧镇拉德村采访时碰到了已经脱贫摘帽的朱永园,聊起现在的日子,老朱难掩激动。
两年前,记者第一次见到朱永园时,他家的生活捉襟见肘。一亩地也就收三百公斤左右粮食,除去家里的开支和哥哥的药费,一年下来没啥存款。
几年间,“变脸”悄然上演:流转土地办起了家庭农场,种上了青稞、小麦和油菜,人均收入翻了好几番。从村里搬进了县城的安置点,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彻底解决。多少年来一直想带哥哥出去看看的他拿出一张兄弟俩在三亚拍的合影,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不敢做的梦,现在成真了!”
梦想,是朱永园奋进的动力,也是时代最令人心动的旋律。萦绕千年的小康梦想,正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中,照进现实。
2013年,家住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金滩村的马秀清家发生了一场大变故。丈夫因胃癌去世,家里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外债,大儿子19岁,小儿子才13岁,家里最值钱的只有两头母牛。
精准扶贫开始后,通过“530贷款”、互助资金等政策扶持,坚强的马秀清发展起了养殖业,不仅顺利摘帽,还被评为全县的脱贫光荣户。故事并没有在这里止步,脱贫后的马秀清一心扩大养牛规模,全家收入不断增长,她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左邻右舍说起她都会竖起大拇指。
“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努力奋斗,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现在,我的目标就是把牛养好,力所能及帮助乡亲们富起来,当个称职的带头人。”对于今后的生活,马秀清自信满满。
脱贫摘帽了,精神面貌变样了;精神面貌变样了,脱贫信心更足了。
为推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步伐,金滩乡在能人引领上下功夫,成立乡、村两级能人议事协会,为全乡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通过“一户多策”帮扶和能人议事会带动扶持的形式,激励和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同时,让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参与到“五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工作中,争当“精准扶贫脱贫五星带动户”,为其他贫困户当榜样、树标杆。
每一个追梦的姿态,都将被定格为历史;每一滴奔跑的汗水,都将浇灌出未来。
于是我们看到,都兰县察汗乌苏镇西园村75岁的脱贫户冶存祥家的小院里,放着一辆写着“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农用三轮车。“这辆车是脱贫后政府奖励给我家的!”说话间,老人眉眼间难掩骄傲。
于是我们看到,曾因儿子意外离世,妻子重病缠身而对生活丧失信心的苏清春,靠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凭借自己的电焊手艺,一步一个脚印脱贫摘帽,在德令哈市过上了有房有车的新生活。
于是我们看到,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东村昔日的贫困户的李广林不仅办起了养殖场,还带动村上的十几户村民一起勤劳致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不仅让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更让他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全面小康,梦想在望。(咸文静)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