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要事件 青海第一个解放的县——循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3 09:30:08 浏览次数: 【字体: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陕西扶眉战役胜利后,兵分三路,挥师西进。23日,第一兵团二军西进,翻越达里加山(祁连山支脉),26号进入循化境内,沿途各族群众驮面牵牛(羊),披红挂彩,用隆重的民族礼节欢迎人民解放军。与此同时,国民党循化县最后一任县长王敬伯(化隆县甘都人)携带民脂民膏,弃城仓惶潜逃,马步芳溃军横行乡里,敲诈勒索,毒打百姓,为所欲为,还烧毁了主要交通干线的土门子桥,古什群黄河握桥(吐谷浑时期所建)和伊麻目黄河渡船,妄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循化并渡河西进。为防止马步芳散兵游勇的骚乱,抵制马步芳政权的坚壁清野政策,维持社会治安,迎接循化解放,由城内开明人士周文焕(原德兴海仓库主任)出面,组织串连各界代表10多人,举标语、带礼品,于27日出城迎接人民解放军的到来。同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五师十四团前卫部队到达循化县城。28日,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率部到达循化。29日,王震司令员、王恩茂政委、郭鹏军长在县城草滩坝中庄召开了由几十名城关地区各族群众参加的会议,王震司令员简要宣讲了解放循化的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并成立了临时县人民政府,宣布周文焕为县长,马瑞斋(回族)为副县长。循化县成为青海解放最早的县。

  循化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配合二军各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筹措木料、绳索,编扎排筏,修补破旧船只,动员撒拉族水手,帮助二军渡河西进的支前工作,从8月29日至9月7日,三个渡口(草滩坝、伊麻目、査汗大寺)上下数十里,水手们穿梭在黄河两岸,军民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出现了“英雄救船保全一船战士的安全”“与恶浪搏斗,保住战马”“抢先下水救人”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少数解放军战士及撒拉族水手被急流吞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青海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三师八团奉一军党委之命,抽调干部、战士110名,组成地方(武装)工作队,协助地方迅速建立县、区政权。16日,由三师七团政治处副主任郭若珍带领到达循化,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郭若珍为县委书记兼县长,牛文澜、叶民新、李新鼎、郭群英为县委委员,周文焕、马瑞斋(回族)、叶民新(未到职)为副县长。17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张贴告示正式开展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后,接管了国民党的县政府、县党部及其征收局、医院、邮亭等旧机构。随即设置了人民政府工作机构:民(政)教(育)科、财(政)建(设)科、公安局、秘书室、警卫队、邮局、税务局、卫生院;全县设置了三个区级政权,区以下暂时沿用过去的1镇6乡,105保894甲的行政区划;分别委派了区委正副书记、正副区长;各乡镇继续留用原有的乡镇长,配备了新的指导员。从此,循化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新生,进入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