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格局之“青海实践”
行走在青海城乡,如今一个个视频探头,全天候不“眨眼”地守护着百姓平安。特警不时在街上巡逻,社区民警、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在大街小巷和繁华路段也随处可见,夜晚闪烁的巡逻警灯让人更有安全感,这是许多群众的真切感受。2019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90.4分,比上年提高0.85分;群众对政法队伍的综合满意度达91.02分,比上年提高0.72分,实现了连续七年稳步提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要部署,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积极探索符合青海实际、体现时代特征、顺应群众需求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探索形成了“三种类型、四个层级”的青海基层治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凝聚社会各方合力
激活人人共建的社会治理“末梢”
“明天有从重点区域回来的住户,要提前做好准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香格里拉社区党委书记王辉声音沙哑,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香格里拉社区是一个居住人口上万的多民族聚居小区,社区周边商铺较多,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人流量激增。
疫情防控如何落地?网格作战是核心。社区79栋楼建有15个网格,120多名工作人员和网格员一道,采取“定人、定岗、定时、定职、定责”的方法,盯紧每一个网格,将防控从“纸上”落到“格中”。
“阿布,阿妮(爷爷,奶奶),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马背上大喇叭传出的声音在高原稀薄的空气中回荡。疫情期间,兴海县公安局子科滩派出所通过“大喇叭+马背/摩托车+方言”宣传模式,全方位无死角在辖区内进行宣传,运用“枫桥经验”织起了一张严密的防控网。同时,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开展自防自控,将防疫知识传达给辖区内的每一个人,将防疫管控落实到辖区的每一户人家。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方向和路径。1月15日,省委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这是自2005年平安青海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规格最高、成员单位最多、涵盖范围最广的领导机构,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建设夯实了组织基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综治(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就深化“平安青海”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出要求,省级层面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平安青海建设的意见》《青海省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从顶层设计上为推动解决社会治理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
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是对社会事务进行的全面治理。近年来,全省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协调联动、共同发力,通过地方投入、项目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资源共建,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治安防控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信息网络防控网的“五张网”建设,社会治安防控呈现从静态向动态、从平面向立体、从增点扩面向提质升级转变的良好态势,我省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整体效能、工作水平都得到了有力提升。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打造多元共治的“青海样本”
“严禁在婚丧嫁娶期间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保护和传承民俗习惯,厉行节约……”在贵南县塔秀乡塔秀村的宣传栏上醒目地张贴着该村的村规民约。今年塔秀村将两千多公顷夏季草场按标准统一管理运作,统一安排生态管护员管理,实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加强草场合理利用和保护。2019年年底,贵南县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自乡村治理试点开展以来,按照《贵南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和“1+3+X”乡村治理架构,村容村貌和乡风文明焕然一新,乡村产业焕发生机,村民幸福感倍增。
协隆村辖三个社,全村共有202户754人。几年前这个村组织涣散,人心不齐,草山纠纷频发、邻里矛盾突出。如今协隆村从“问题村”变“先进村”,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零”纠纷……这一系列的变化皆受益于“四级联户”的社会治理模式。“四级联户”在甘德县江千乡试点实施以后,将政府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变为现实,基层党组织服务延伸到每家每户,实现了从突击式被动管理向常态化管理的转变,逐渐解决了影响甘德县发展的难题,其网格化的管理服务为地广人稀的牧区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模式。
社会治理关键在于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使其能够应对复杂的系统治理问题。近年来,全省政法综治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治、一手抓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平安青海、法治青海、过硬队伍建设,形成了西宁市平安建设一条街、社区工作“指尖微管站”、社会治安“五色评价机制”、海东市农村小技防、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平安企业创建、乌兰县“无欠薪县”、茫崖市“公安检查站”、海南藏族自治州“云藏藏汉双语搜索引擎”、海北藏族自治州“一村一警”、刚察县生态移民服务管理、玉树藏族自治州“村寺并联”综合治理、果洛藏族自治州重点乡镇综合整治“班玛经验”以及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果洛州达日县“牧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等一大批“枫桥经验”青海化实践的典型经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高。
构建治理共同体
实现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目标
“现在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查看所在辖区的治安状况了,也可以为治安状况打分了,自从有了这个社会治安评价机制,感觉西宁的治安环境越来越好了。”家住西宁市城中区礼让街的市民王成高兴地说。打开“西宁公安”公众号,每月的“治安行政地图”用鲜活的数据说话,通过数据的搜集、分析和研判,党委决策有了“活地图”,群众安全有了“体温计”。
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近年来,我省不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创新基层群防群治工作新模式,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全面开展内部防控、邻里互助、十户联防、店店联防、楼栋单元联防等治安联防活动,构筑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我省各地探索创造更多依靠基层、发动群众、就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和办法,实现预防化解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加大对劳资、环保、征地拆迁、房地产、医患等领域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稳控力度。2019年全省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78%,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事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障。5月11日,中央政法委确定西宁市、海东市为第一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省委政法委研究制定了青海省区域特色工作指引。随着我省正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市(州)级综治中心8个、县(市、区)级45个、乡镇级414个、村(社区)级4486个,各级综治中心挂牌率达100%;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综治信息系统和综治视联网系统州、县、乡镇、村(社区)四级纵向贯通,相关部门横向联通。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视频通讯、视频培训、视频调解等功能正常运行,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服务管理等业务应用可视化、扁平化。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青海,正以坚定、奋进的姿态,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不断续写新的篇章,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魏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