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聚力“两新一重”释放“乘数效应”——“育新机开新局·青海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九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04 10:00:11 浏览次数: 【字体: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平稳推进将在今年11月16日实现导截流。樊永涛摄

7月15日,世界首个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大通道启动送电。张地委摄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后的效果图。田得乾摄

  今日视点

  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并深刻领会到,基于占据科技领先和经济前沿的前瞻性思考,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成为了当前投资领域的重中之重。同时,三者所形成的投资合力将为实现长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

  补短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令人耳目一新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特殊形势下,5G融合应用对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和挑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5G+4K直播、远程办公、远程教学等应用犹如雪中送炭,有效解决了无法实地办公、教学等实际困难,令人对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所带来的便捷和实效赞叹不已。

  5G远程诊疗、5G智能医护机器人等应用精准发力,令人在感到耳目一新的同时,对未来的信息化发展更是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那么,在遥远的青海高原,5G网络建设发展情况如何呢?

  据了解,2019年初,电信、移动、联通已相继在西宁建成并开通了5G基站,实现了西宁局部核心地段、热点区域5G网络覆盖。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5G基站1273个,5G建设投资达5.2亿元。5G通信网络在高清视频直播、5G语音和高清视频电话、远程医疗等方面均已得到实际应用。

  同时,全省基础电信企业在用数据中心达9处,已投入使用机架数3239个。涵盖腾讯、阿里、电子政务等100多家企业和单位业务,大数据中心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完成中小企业上云客户签约达数百家。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为我省的5G网络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夯实青海省网络基础,青海省重点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下发《关于协调落实属地5G网络建设用地的函》,协调网络建设选址难、流程长等问题,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

  与此同时,4月1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召开2020年全面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集中联动开工视频会议。当天,包括青海省在内的18个省(直辖市)开工建设126个充电桩项目。

  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我们看到,青海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如果说,大势所趋是时代和环境所赋予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那么,积极进取则是由内而生的自我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从我省全力推进5G网络和充电桩等建设的坚实步伐中,我们看到了一种信心、决心和速度,感受到了一种果断坚强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展望未来,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必将有力地支撑青海的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大踏步快速发展。

  强弱项,顺势新型城镇化战略促发展

  去年,我省对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作出全面部署;今年全省两会,我省部署了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的重点任务。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兰西城市群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相继实施,我省迎来了机遇发展叠加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推进“一优两高”的重要抓手。

  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地处三江源腹地,抓住新型城镇化重要发展机遇,通过加强就业创业力度,培育新兴特色产业,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手段,已蜕变为草原深处的一颗闪亮“明珠”。

  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是如今西宁市聚力打造的副中心,通过近几年建设发展,这里成为河湟谷地的又一个发展富集“地带”。

  现今的青海大地,从街子镇到多巴镇,从龙羊峡镇到柯鲁柯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正在此地酝酿着发展新机,风格独特的建筑、支撑强劲的特色产业,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带动人的发展,进而增添发展成色。

  随着发展,我省城镇化发展规模体量快速扩张,体系布局逐步成型,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居民生活幸福安康,在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牵引和助推作用。

  从一个个小城镇放眼全省战略发展格局,顺应发展新形势,我省于去年9月提出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作为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行动和重要抓手;同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我省签署部省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青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重要发展时期。

  愿景的实现需要一项项具体工作量的累计,以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为抓手,6月我省对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湟中县田家寨镇等10个城镇实施美丽城镇建设,提前开工2021年两个美丽城镇建设,共启动71个高原美丽城镇建设项目。

  同时,我省积极推进生活污水提质增效,共争取到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中央专项补助资金1.6亿元,西宁市等5个城市已全面开工,累计建成管网26.49公里。

  从城与城、城与乡、城与人、城与产来谋划,在空间结构、人口流动、辐射带动、动力支撑上用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以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为抓手,青海将绽放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城市魅力。

  固基础,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步伐日益加快

  2020年6月30日,格库铁路(青海段)建成通车。这是促进西部大开发、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关键一程,从此,花土沟、茫崖等地无铁路运输的历史宣告结束。

  7月16日,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正式获批,青海民航发展“头号工程”即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是我省民航发展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新时代青海推动“交通强国”的具体实践。

  我们看到,青海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正以一种蹄疾奋进、时不我待的气势和速度,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强大的力量与支撑。

  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全省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织就了一张四通八达的高原铁路交通蓝图。

  如今,围绕西宁、格尔木、拉萨等轴心城市,高原铁路正不断向外延伸,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的铁路网。同时,我省倾力打造“人尽其行、货畅其流”的对内对外开放的新通道,正在不断迈向祖国西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公路交通建设方面,到去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38万公里,高速公路(含一级)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连通”的路网布局基本形成。

  今年1至6月,全省累计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2.45亿元,同比增长43.42%。截至6月底,全省22个续建公路项目全部复工建设。

  机场建设方面,据有关统计数据,近五年来,全国民航年均增加机场6.6个,其中1个就是青海的机场。2020年,我省第7座机场——青海湖机场也将开工建设,这必将对助推青海旅游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新的动力。

  如今,放眼青海重大交通工程,一个个投资体量大、涉及领域广的项目令人瞩目,它们所产生的直接拉动力和间接带动力不容忽视。同时,这些工程战线长、岗位多,既有利于稳定就业,也能够有效助力发展和改善民生。

  目前,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适度超前”的重大转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动能也不断增强,交通运输服务全省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作用日趋明显。(解丽娜 宋明慧)

  权威访谈

发挥电力技术优势赋能数字“新基建”

——访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互联网部主任周群星

  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成为投资领域的重中之重。作为“新基建”所涉及到的社会民生重点行业,电力发展在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记者就加强“新基建”所涉及到的相关电力问题采访了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互联网部主任周群星。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请问国网青海电力在“两新一重”中有哪些涉及内容,有何具体部署?

  周群星:“两新一重”战略部署是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应对疫情影响、拉动经济增长,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举措。“两新一重”战略部署中,国家电网公司主要涉及“新基建”,年初,国家电网公司专门召开会议明确了国家电网与“新基建”七大领域息息相关,并提出“三个加快、一个加强”工作要求。

  国网青海电力作为国家电网战略部署的实践者,加快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及“新基建”项目配套电力建设,计划年内投运后向华中地区输电400亿千瓦时,同时积极开展青海第二条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快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投资2632万元新建12个充电站,助力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发展。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网青海电力创新优势,我们还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领域加大布局,在建成云平台和数据中台基础上,按照对内促进质效提升,对外支撑融通发展的思路,对内高效支撑营销服务、多维精益管理、数字化审计、智慧供应链、网上电网、基建全过程综合数字化管理、供电服务指挥等平台应用,对外发布了电力看经济、企业征信评价、贷后预警、全省空置房分析等数字化产品,充分发挥了数据价值。

  记者:请问国网青海电力围绕“新基建”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何举措、成效和进一步的打算?

  周群星:“新基建”相对于传统基建更注重“硬核科技”,对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有较高追求。值得一提的是,国网青海电力基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相关研究,开创性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区域全时段覆盖服务、民用通道免费以及短报文通信特点,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通信终端,解决了青海偏远农牧区离网光伏电站监控数据和用电信息采集难题。

  目前,光伏电站监控数据采集终端已在20座离网光伏电站安装和运行,替代了传统的人工设备巡视,减轻离网光伏电站设备运维工作量,降低运维成本,有效提升设备自动化管理水平。已安装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的北斗通信终端1276台,年均节约电力营销服务成本近1240万元。目前,云南、宁夏等地供电公司已经在使用。下一步,国网青海电力将加快电力北斗技术应用研究,在电力设备运检、营销服务、基建施工、调度控制等专业领域创新开展北斗应用。

  记者:聚焦“新基建”,在推动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现象发生等方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周群星: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产业扶贫道路上一直注重创新探索,走出了“新基建+产业”的扶贫新路径。近年来,青海省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禀赋,建成覆盖39个县市区、总容量73.16万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覆盖全省1622个贫困村。

  为探索更加精益高效的光伏扶贫管理方式,着力解决光伏电站建设分散、管理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等难题,国网青海电力联合青海省扶贫开发局,依托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平台优势,以数字化为支撑,建成全国首套省级光伏扶贫运营管理系统和全国首家省级扶贫光伏大数据中心,首创了扶贫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走在了全国省级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前列。目前,全省光伏扶贫电站已全量接入大数据平台,电站运维人数减少到2至3人,平均每座电站年均节省人工成本50万元,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力支撑。(解丽娜)

  延伸报道

  以改革筑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新支点

  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我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即将迎来“线上”审批新时代,持续助力青海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

  目前正全力推进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自今年4月1日正式启动建设以来,搭建了省级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一张蓝图”、多评合一、多测合一、方案联审、联合审查、联合审图、联合竣工验收、市政公用等模块开发、部署调试及流程配置工作。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投入运行,届时基本和全国同步建成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改革。

  结合我省实际,从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间、减少审批环节,到打造上网办、“最多跑一次”良好营商氛围,积极顺应发展形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也将随着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管理系统的建成,大力促进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器”。

  记者采访参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技术方时,负责人介绍说,这一系统作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子系统,主要为工程建设项目生成、落地提供前置审查、评估服务,能够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增速提效,方便企业办事,降低投资成本。目前正抓紧在省政务服务网开通网上申报窗口,项目建设单位和企业网上申报办理强制性评估事项及市政公用设施报装接入等事项。(宋明慧)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