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展新颜——我省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工作纪实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村民,住进了黄河岸边的宽敞新居。(黄灵燕 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自古以来,住房承载着人们的憧憬和期望。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老百姓对生活美满、安居乐业的向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困难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
脱贫攻坚启动以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论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融入到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工作中,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任务中“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对象危房改造,同步将一般户危房改造纳入省级财政补助范围,有力保障了农牧民住房安全。
“十三五”以来,在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政策支持下,全省约80万农村贫困人口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实现了“住有所居”,雪域高原展现出了“困者安其居、居者乐其业、业者兴其村”的新农村面貌。
精准识别
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在海拔4400多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有一支被当地牧民称为“大山里的共产党员”危房改造工作队,他们用心、用力、用情将党的声音传到基层,将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
这是一支由副县长昂秀带领县住建局、监理单位专业人员和各乡(镇)长及村干部组成的危房等级鉴定队伍,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要求,克服人员少、经费紧张、服务半径大、高寒缺氧等困难,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高原精神,逐村逐户对全县9乡1镇农牧民住房实现了安全等级鉴定全覆盖,通过GPS定位详细掌握了解全县农牧民房屋及安全等级情况,及时对住房安全不达标的牧民实施危房改造项目。
从漫天飞雪到花开花谢,从春到秋,历时近半年时间,2019年8月工作队终于完成了全县农牧民房屋普查和房屋安全等级鉴定工作,确保了脱贫攻坚行业“清零”任务的精准实施。
作为脱贫攻坚行业部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从厅党政主要领导聚焦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亲自安排、亲自指挥、亲自督战,到各级住建、财政、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技术标准和制度措施,强化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等措施,上下联动,将脱贫攻坚行业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力推进。
2020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我省制定印发《2020年全省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和《青海省农牧民危旧房改造脱贫攻坚“补针点睛”专项行动方案》,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完成任务”和“资料交账”查漏补缺,持续开展了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回头看”大排查,扎实落实问题整改,进一步巩固了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成效。
面对我省农牧民居住分散,项目施工期短,危旧房改造实施难度较大的特点,为精准锁定改造对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把住房安全各项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各地根据客观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推进住房安全鉴定,有技术力量的组建自己的团队,有资金保证的聘请第三方机构,无技术无资金的借助当地施工监理队伍,一些地区还借助GPS定位仪做到危房鉴定精准认定。
如今,从河湟谷地到三江源区,从农区到牧区,逐镇、逐村、逐户精准识别,全省确保房屋现状清、对象底子明,危房改造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做到核验一户,登记一户,全省14.5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
分档补助 有效防止建房返贫
实施危房改造建设资金从哪里来,会不会出现因建房返贫情况,这是农牧民群众最关注和担心的问题。
“住了一辈子土房,没想到这个岁数了还能住楼房。”碎花地砖呼应着淡黄色的墙砖,墙上挂着最新款的抽油烟机,纯白色的欧式橱柜让整个厨房极具现代感,不光是天然气,厨房里还接了自来水管,这是湟中区甘河滩镇李九村村民侯生元老两口的新房一角。
2018年侯生元家被纳入危房改造范围,政府补助2.5万元,自筹1.5万元,新建了60平方米砖混结构房屋。告别了70年代破旧的土屋,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侯生元老两口现在已经住进了亮堂舒适的新房,除了现代化的厨房,屋顶还架设了太阳能热水器。“以前用的井水,一到冬天,水冰的让人关节疼,现在都在厨房里,不光不用出门,还可以直接用热水,真是太方便了!”侯生元说。
近年来,我省将农牧民群众“不因建房返贫”作为危房改造重要内容,依据改造对象贫困程度、房屋危险程度和改造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群体、贫困残疾人家庭和一般户执行不同资金补助政策。同时,通过整合援建资金、扶贫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等方式,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补助标准普遍提高到了每户3.5万元以上。2018年—2019年,我省积极落实行业扶贫“补短板”资金,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提高到农区每户5万元、牧区每户6万元,全面保证了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的落实。
从实施分档补助标准、提高就地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资金,到保障深度贫困地区资金筹措、兜底解决无能力建房户补助资金,这一系列的政策有效减轻建档立卡贫困户资金筹措压力,也避免了农牧民因建房举债返贫现象的发生。
加强服务 不断提高住房品质
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工作专业性强,工作内容繁杂,而基层住建部门工作人员少、技术力量不足;乡镇一级村镇建设机构普遍不健全,从事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人员多为兼职或大学生志愿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这些都影响着农牧民危旧房改造顺利推进和实施成效。
为切实解决基层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加大帮扶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政策业务培训。针对果洛州提出彩钢板房技术鉴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时组织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专家赴久治县举办彩钢房安全鉴定及维修加固培训,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彩钢房入户现场示范教学、现场技术指导,有效帮助基层解决因专业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导致彩钢房鉴定工作难度大的实际困难。
创新工作方法,加强行业内部协同作战,整合住建行业精兵强将,抽调全省已脱贫摘帽县住建系统业务骨干分赴果洛州、玉树州各县开展工作帮扶和指导……全省住建行业努力补齐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工作“短板”,确保脱贫攻坚路上不让任何一个地区掉队。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全厅8名厅级干部和41名处级干部连续三个月深入各县(乡)进村入户开展分片包抓督办帮扶,举全厅之力推动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查漏补缺和巩固提升工作落实落细,为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奠定了坚实基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白宗科说。
近几日,海东市乐都区雨润镇羊圈村王邦成正忙着收拾自己刚建好的新家。阳光透过玻璃照进瓷砖铺设的走廊,屋里亮堂又干净,这跟一年前还属于D级的土木危房相比,简直翻天覆地。“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补助3万元、零自筹让我这个残疾人住进了这么好的新房。”王邦成说道。
近些年通过农牧民危旧房改造的实施,过去随处可见的低矮、破旧、无安全保障的土平房、危险房如今变成了宽敞结实的砖木大房、砖混房,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到历史性解决。农牧民群众的安全意识逐步增强,在新建住房时自觉增设上下圈梁、构造柱等抗震措施,房屋抗震性能不断提高,住房质量显著提升。2016年以来,地震灾害中未发生一起房屋倒塌致人员伤亡事件,实现了较大地震住房零倒塌和人员零死亡的抗震设防目标,这与2010年玉树“4·14”地震农牧民住房严重倒塌造成巨大灾害损失形成鲜明的对比,足以证明,我省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成效经得起全面检验。
与此同时,农牧民改造后的住房由满足基本居住条件向完善给排水、供暖、供气设施和配套建设厨房、卫生间、洗澡间等多种功能配套方向发展,保温、保暖等新型节能措施逐步普及,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底的22.24平方米提高到2019年底的39平方米,住房品质和使用功能同步提升。(王臻 朱燕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