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和谐社区背后的“治理密码”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4 09:30:05 浏览次数: 【字体:

  “乘客您好,那边的‘温馨驿站’里配了沙发,候车室的凳子硬,您家老人可以进去休息休息……”在新宁路客运站,站长海显寿正忙着为乘客服务。

  “今年咱们社区这运动会啥时候办啊?我还想带着孙子一起报名呢?”看到社区的工作人员,家住万方城小区的张秀英笑着问道。

  “现在居民遇到大事小情,第一时间都会找社区解决,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对于公园巷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杨洪卫来说,“被需要”让她的工作充满了幸福感。

  ……

  不同场景,不同主角,但背后的故事都离不开社会治理的主题。都说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安,城市才能安,社会才能安。近日,记者走进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探寻一个个和谐社区背后的“治理密码”。

  西交通巷社区

  有辆“幸福快车”

  社区被称作党群联系的“神经末梢”。它的灵敏度,其实就是居民诉求的能见度。

  西交通巷社区面积不大,按社区党委书记陈瑞的话来讲,“一圈下来,半小时就够了”。但社区人口多,商业密集,特别是新宁路客运站、大十字百货商店广场店和六场农贸市场都在辖区范围内。过去,别的不说,仅客运站附近存在的问题,就给社区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以前这车站进出口总是堵车,司机着急摁喇叭。特别是一大早,吵得隔壁新宁花苑小区4号楼、5号楼的住户没少打投诉电话。”说起过去,站在车站门口的陈瑞连连摇头。让她头疼的事儿不止这一件,黑车运营、私设摊位、环境卫生差……由于问题集中,这片区域渐渐成为西交通巷社区治理工作中的“硬骨头”。

  为了破解这一道道难题,2019年,胜利路街道党工委着眼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新宁路客运站成立城西区新宁路“幸福快车”党建联盟,联合街道、社区、派出所、客运站、交警等21个部门,通过建立联盟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盟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设立“温馨驿站”、开展“五心”服务等,着力解决车站附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环境整治等难题。

  “联盟一成立,各单位就陆续开展了黑车治理、私设摊位、交通疏导等专项整治和文明劝导、诚信经营等宣传活动。虽然解决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就拿黑车来说,运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守在车站,现在这路口,几乎看不到黑车了。”陈瑞说。

  变化不仅仅发生在车站。

  今年56岁的张建安在车站旁边的六场农贸市场经营一家香油店。作为市场“元老级”的商户,对于市场环境的改变,他心里一门清。

  “我在这儿开了20多年,市场都改建了好几回。最近这几年,越来越规范了。经常有志愿者过来服务,看到谁家商铺门前乱堆杂物垃圾,赶紧提醒我们进行清理,还向我们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彩页等。市场环境变好了,我心里特别舒畅。大家都很珍惜这个整治成果,希望能一直维护下去。”老张笑着说。

  公园巷社区

  有项“小工程”

  前不久,西宁市人民公园美食城的经营者马兆红当了回社区道德讲堂的主讲人。原来,2017年,马兆红的儿子意外去世,留下了投资美食城的150多万元欠款。为了还清外债,50多岁的她接过美食城的担子,一边经营一边还债。如今,欠账已经还了一半儿,她自己还被评为文明个体户。

  “了不起!原来我们身边就有这样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的榜样。”听完马兆红的讲述,家住胜利路街道公园巷社区的毛立杰难掩激动。

  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自成立以来,公园巷社区的道德讲堂发挥了不少作用。其实,不单单是道德讲堂,志愿服务队、节日小活动……一年年干下来,社区的创新举措还真不少。

  但是,如何才能依靠这些抓手更好地服务居民、治理社区?

  “社区工作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我们思前想后,决定整合力量,把这些资源集中起来,打造‘三小为民工程’。”小课堂聚民心、小活动暖民心、小服务知民心,社区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肖红霞告诉记者,握指成拳,抱团发展之后,服务也变得更加精准。

  去年6月6日,作为西宁市城西区首批“爱老幸福食堂”,公园巷社区爱老幸福食堂正式运营。家住公园巷1号的周昌彻没有想到,今后自己会成为这里的常客。

  91岁的周昌彻是一位独居老人。对他而言,吃饭是个大问题。食堂运营前,了解他情况的社区助老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没少跟他交流。

  “因为是件新鲜事儿,一开始老人们都有些顾虑,以为跟外面的饭馆一样。我们就向他们解释‘幸福食堂’是做什么的、能提供什么服务,然后再征求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在菜品、用餐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志愿者尹静说,如今,对于这些老人来说,这个食堂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食堂”。

  今年50岁的杨洪卫是公园巷社区的党委书记、主任。有着21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她对于这份工作,除了责任,更多的是热爱。

  “社区工作看起来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对于居民来说都是关系自己生活的大事。二十几年干下来,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对症下药。居民想铺地砖,你给他盖房子,当然没把事情办到人家的心坎上。要是居民一见你,就想说几句心里话,那这工作,就没白干!”

  北商业巷社区

  有朵“幸福花”

  “这路边的树枝正好在我窗户边上,遮挡光线。社区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

  “遇到雨雪天气,院子门口的斜坡有点滑,能不能想个办法?”

  8月20日,五四大街46号院里,不少小区居民围在“居民说事点”上,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最近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对于北商业巷社区副主任王海平来说,这种场景她一点都不陌生。

  “最初我们社区推出了圆桌听证会,几年下来,在服务居民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于是,我们又根据实际情况拓宽服务内容,相继推出零距离服务的‘居民说事点’、爱心助老的‘1+6小棉袄’、倾听心声的‘走亲日记’等务实管用的工作举措,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共商共议、共治共享。”

  要问在“居民说事点”“说事”究竟管不管用,这不,20日反映的问题,21日就得到回应。联系城西区相关部门后,当天下午就对街道两侧的树枝进行了修剪;经过施工方到现场查看,决定更换小区门口斜坡上的地砖,彻底解决雨雪天气路面湿滑的问题。

  “社区这效率,太高了!”看到反映的问题很快得以解决,46号院的居民陈安芳连连点赞。

  高效率的“居民说事点”只是北商业巷社区构建幸福家园的一个缩影。面对辖区人口密集、老旧楼院多的治理难题,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出了包括“组织共建,推动规范化建设;资源共享,推动网格化治理;阵地共用,推动便民化服务;区域共治,推动多元化参与”在内的“四共四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法,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共治共建共享形成常态。

  去年5月,社区搬了新家,基础条件有了明显提升。针对社区老旧楼院多、老年人多,没有太多活动场所的实际情况,社区开展“红色电影月月演”的活动。每个月第二周的星期三下午,一楼大厅就成了老年人“红色阵地”,《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每部老电影都能吸引二三十位观众。

  “社区工作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但只要我们把目光放到社区居民身上,把思想集中到为民服务上,和群众心贴心,许多难缠、棘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负责社区党建工作的严红新到北商业巷社区3年多,说起这几年社区的变化,她不假思索地说:“群众的笑脸变多了!”(咸文静)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