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擘画大美青海新画卷——青海奋力推进“一优两高”述评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2018年7月,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科学把握发展趋势、彰显绿色生态优势、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因地制宜作出了“一优两高”的战略部署。
“一优两高”战略,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首要前提,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基本路径,把高品质生活作为根本目标,生动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建设新青海的探索中,全方位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指导青海发展的蓝图和路径,对新时代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具有十分深远的重大意义。
牢记嘱托担使命,擘画蓝图启新程。
三江源国家公园设园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四种经济形态”全面助推高质量发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四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带领全省600多万各族儿女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在72万平方公里的壮美高原上,用青山绿水的底色、高质量发展的主色、高品质生活的亮色,铺展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新画卷。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青山绿水间谋求发展
2018年以前,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索乎日麻乡索日村28岁的昂旦还是个旅游经营者,靠着年保玉则景区,一家人过着不错的生活。2018年4月随着景区关闭,昂旦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了生态管护员。
从旅游经营者到环境保护者,昂旦的身份发生变化,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昂旦说:“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才能拥有金山银山,因此不管刮风下雨,我们都要做好护河、巡山、捡拾垃圾的工作,谁破坏了湖泊、草原,我们就要和谁急。”
厚植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体现在政策理念中,也植根在每一个青海儿女心中。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只有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四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精神;我们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从三江源到祁连山,从青海湖到昆仑山,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明显向好,全省空气优良天数超九成,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重要河流水质优良率均为100%。
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江之源”名片愈加亮丽,“中华水塔”更加丰沛,每年将输送逾600亿立方米清洁水源滋润华夏大地。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步入收官设园关键阶段,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成为全民共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蹄疾步稳。
盘活山水资源,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适度开发,生态扶贫、林草经济、生态旅游让青海的绿水青山有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
生态好、产业兴。
当你在林中的溪水间穿行,清脆的鸟鸣落满心头;当你徜徉在幽静的山谷,摇曳的野花将你簇拥……这就是我们的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不仅仅是一份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也是一份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每年入夏时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窎沟片区的游客络绎不绝,望着眼前的绿水青山,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高兴地说:“是这方绿水青山给我们带来了金山银山,我们一定会保护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绿色财富。”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国土绿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治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程,治理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以“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去年海南藏族自治州一位牧民尝试在网上售卖牛羊肉,引起了四川一家公司的注意,这家公司在看过寄去的样品之后,觉得牛羊肉品质特别好,决定从牧民手里订购300万元的牛羊肉。但是双方在具体沟通时,牧民却犯了难。“因为那位牧民的汉语不是很流利,怕自己的汉语水平不好而错失了这么大的订单。”青海洛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董事长洛藏说。
如今,海南州完备的汉藏双语数字系统,让语言沟通不再存在障碍。“两人随后在视频里沟通很顺畅,订单最终成交。”洛藏说,这就是互联网发展给牧民生活带来的真实改变。
这个小故事是数字经济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的缩影,是以“四种经济形态”引领结构转型,培育壮大新业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省将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提档升级绿色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引领结构优化,促进转型升级,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今日青海正在用行动印证什么是高质量发展——
兰西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高铁开通和城际间时空距离压缩带来的人流物流便捷、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联系加密等,两大核心城市关系正在迈向“强联系+竞合”的新模式。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促进了青海能源资源优势转化,全面提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新能源基地发展水平,既推动了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也可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有效缓解中东部地区环境污染压力。
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意见和规划,利用富能、冷凉、洁净等地理资源优势,布局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和根镜像服务器,建成青藏高原数据灾备中心等大数据项目,高原能效测试实验室落户青海……
以2019年为例,青海全省生产总值2965.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完成60万吨煤炭去产能任务。实施“双百工程”和12项重大科技专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循环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钾资源综合回收率提升到75%以上,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8%、8.9%和26.5%,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落地,自主研发的IBC电池打破国外垄断。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一组组看似枯燥的经济数据里,我们可以解读出青海经济正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实现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创造高品质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四年来,青海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全省上下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稳稳托起人民幸福生活的“金饭碗”。
“你们尝尝,我们做的饭菜怎么样?味道咸淡怎么样?还合口味吗?顺便再给我们提提意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的政府食堂里,西尕拉毛一边笑盈盈地端菜,一边招呼着大家。
20岁的西尕拉毛来自麻多乡巴颜村,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她离开家乡,来到县上的农牧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动报名,参加厨师专业培训,结业后,顺利来到县政府食堂工作。
如今,每月有3500元的工资,得益于易地搬迁项目,还有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让她过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西尕拉毛说:“和我一起毕业的好多人都找到了工作,有的还开起了餐馆,当上了老板,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
创造高品质生活,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因此省委省政府倾力关注民生事业,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发展。
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强力推进。2020年,全省42个县(市、区、行委)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四年集中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聚力攻克“三区三州”和六盘山片区深度贫困堡垒,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任务,贫困地区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在历年民生实事承诺兑现的基础上,2019年通过公开征集、“群众点菜”确定的10类39项年度民生实事工程全面完成,新建扩建基础教育学校336所;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截至2020年7月底,全省35种大病贫困患者23073人,已救治23071人,救治率达99.99%。全省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由2017年的29.02%,下降到目前的9.15%,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的保障水平明显增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截至2020年3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914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1.59万人次;修路入户、产业进村、盖新房搬新家,提前实现学前教育,综合医改持续深化,法治青海、平安青海建设扎实推进……
努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奋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同时,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力以赴兜住民生底线……
一件件掷地有声、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正是我省努力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的生动实践。(孙海玲)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