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三张笑脸
一线故事
行走青海,三张笑脸印象深刻。
碧水微波旁,华才笑得祥和。他说:“草原是我们牧民群众的家园,河流哺育着我们,努力保护好这方青山绿水是我们的责任。”
厂区车间里,熊增彩笑得舒心。一遍又一遍攻克技术难题,用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攻占铝加工高端市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他说:“和同事们一起做事很舒心,我们一起在创新中享受发现新知识新领域的乐趣。”
牧区雪山处,仁青多杰笑得很灿烂。带着藏乡贫困群众在高海拔地区的曲麻莱县闯出一条致富路,看着村里的集体产业逐渐壮大,他打心底里高兴。
三张笑脸,透着青海“一优两高”跳动的脉搏,也描绘着高原儿女走向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河水蓝盈盈草原绿油油
夕阳下,一望无际的草原一直朝着天际线的方向铺展,戴上“生态管护员”的红袖章,华才像往日一样出发了,巡林、护河、清理河道垃圾……他闲不下来。
今年50岁的华才是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沙科村的一名生态管护员,定期组织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牧民清理河道垃圾,捡拾草原上的垃圾,宣讲环保政策都是华才每天要做的“功课”。
“这是我们村负责的地方,我们每个月会定期来河边捡垃圾。查看湖边有没有堆放的垃圾,河里有没有漂浮的垃圾。”正在黄河边巡护的华才告诉记者,因为生态管护员每年有21600元报酬,工作干得好与坏与绩效考核挂钩,让生态管护员的积极性更高了。
“群众也知道,只有生态赢了,经济才能赢,比起牺牲的经济利益,群众更看重这片草原的长远利益。”智青松多镇党委书记代乐华旦说,许多生态保护员不为报酬,自愿巡山巡湖,在草地、林间仔细检查、巡逻,及时清理垃圾。
现在,华才又成了村上的一名“十户长”,协助村“两委”班子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任务多了,肩上的责任重了,会不会忙不过来?”华才笑着说:“一点都不累,国家还给我们发工资呢。生态管护员的工作和‘十户长’的工作可以放到一起干,带着群众参与其中,效率更高,自己干劲更足。”华才说。
增收增绿“两不误”,果洛州以“生态管护+”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对标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紧紧咬住生态奖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生态治理恢复项目工程的政策红利不放松,大力推动贫困群众转岗就业、稳定增收,让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有效渠道。
攻难关释放高质量发展最大效能
今年5月20日,青海中铝铝板带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卷卷刚从电解铝水中生产出来的、热乎乎的含镁防锈铝板3015合金,等待装车送往浙江的下游企业。在那里铝板经过再加工后将送往世界各地,并被安装到摩天大厦、高铁、机场等地方。这些看似普通的板材蕴含着全国领先的技术以及多项发明专利,其超高的抗腐蚀性、超强的力学性能等,不仅为企业扩大了市场,去年还取得100多万元的销售利润。
“中国从2004年起实现铝箔净出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铝箔产销国,但要真正成为铝箔强国必须掌握核心技术,要有更多原创性技术和突破性创新。”负责该项目高级工程师熊增彩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青海老牌铝加工企业也正在用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攻战铝加工的高端市场,与市场同频共振。
去年,铝板带公司开发了使用电解铝水直接生产含镁防锈铝板3015合金,刚刚开发由于多种原因,每次立板后最多生产5个卷,就因为铸嘴堵塞无法处理只能停机重新立板,而且生产过程中的剪废量非常大,试制的第一单350吨立板次数高达9次之多,合格率也只有可怜的64.5%,这样的生产状况显然是无法再继续试制下去。
怎么办?大家的焦虑显现在行动和语言上。然而,熊增彩却不“上火”,他静下心带着大家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复盘”。
试验、改进、分析、总结……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研究分析,新产品3015合金合格率从开始的64.5%最终达到了94.3%,为企业注入了新活力,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中铝厂房的进门处,“励精图治,创新求强”八个金字熠熠生辉,格外醒目。它是标语更是现实,想要发展想要前进必须释放最高效能。
近些年,加快合金化、高纯化、材料化进程,从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化,加快向产业链高端迈进,成为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铝板带公司作为分公司最重要的合金化单位,与市场同频共振,先后进行合金高端产品1235铝箔坯料、含镁防锈合金3015等产品的开发,用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攻占铝加工高端市场,成为分公司最具活力和创新的单位。
好班子好路子好日子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城中心有一家麻秀商务宾馆,宾馆装修简约大气,赶上饭点时,宾馆旁边的“麻秀小馆”顾客络绎不绝。
赵路平就在麻秀商务宾馆负责烧锅炉,每月2000至3000元的工资。“有了这份工作,我不仅能照顾上娃娃,还能有一份固定收入,我非常高兴。”说这话时,赵路平的脸上洋溢着知足与幸福。
十年前,赵路平从化隆回族自治县农村老家,前往曲麻莱县务工,并于当年入赘到巴干乡麻秀村一户牧民家中。去年,赵路平和妻子离婚,三个孩子的抚养权交给了赵路平。
带着三个孩子,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没有落脚的地方,赵路平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就在此时,麻秀村村支部书记仁青多杰找到了他。
“这两年,村集体经济也有了起色,正是需要务工者的时候,你带着三个孩子生活不容易,就到村集体产业上来打工,我给你开工资,安排住宿,孩子在县城上幼儿园也方便。”仁青多杰简短的几句话,让赵路平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麻秀村是一个纯牧业村,海拔4200米以上,离曲麻莱县城约70公里,几年前的麻秀村是省定贫困村。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自全国上下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麻秀村紧紧依靠政策,千方百计谋出路。仁青多杰明白,对于麻秀村而言,要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5年,联点帮扶麻秀村的玉树州疾控中心帮扶50万元,作为加油站建设启动资金,紧接着曲麻莱县联点帮扶单位再次帮扶麻秀村10万元,麻秀村从银行贷款600万元,一座标准化的加油站应运而生,成为全县民用加油站中规模最大的加油站。2017年,利用北京对口援建单位援助的20万元,成立麻秀村客运公司,开辟了从曲麻莱到玉树、曲麻莱到格尔木的客运班车线路,壮大村集体经济。
随后,麻秀村在发展壮大曲麻莱县城加油站、宾馆、饭馆、客运等产业的同时,利用高寒草场,发展生态畜牧业,成立村集体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如今,越来越多的“麻秀号”正如雨后春笋、蓬勃厚发,村集体经济蒸蒸日上,每年每户都有分红,村民的社会保险由村统一集体上缴,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村容村貌整洁起来了,关乎民生的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短板也逐步补齐,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孙海玲芈峤)
权威访谈
以“一优两高”书写青海发展新篇章
——访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鄂崇荣
“一优两高”战略是省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扎实推进“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具体化,明确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导向、方法路径和重点任务,对新时代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为此,记者就扎实推进“一优两高”相关问题专访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鄂崇荣。
记者:“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对青海发展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鄂崇荣: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屏障”“地球第三极”,青海生态环境关系到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生态报国是青海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时代担当,“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是我们肩负重大政治责任的体现。我们在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的基础上,建设具有首创意义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并逐渐走向成熟和定型,描绘“地球第三极”山脉、水脉、人脉、文脉相得益彰、山水林田湖草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对美好环境和生态福祉的需要承载青海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珍爱自然、保护自然成为青海各族人民的共识。在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努力下,青海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森林覆盖率达到7.26%,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黄河、长江等重点江河出省断面水质保持优良,“天下黄河青海清”成为青海水质改善生动写照。
记者:就“一优两高”内部关系逻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和着力点是什么?
鄂崇荣:高质量发展是青海发展的关键词、主旋律和鲜明主线。青海省委深刻理解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的深层关系,坚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信念,其内涵要义是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青海强化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和飞地经济“四种经济形态”引领,提档升级绿色发展方式,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原则,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青海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双向通道不断畅通,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有活力。青海清洁能源发电利用水平始终处于全国前列,清洁能源发电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84.0%,已成为世界上光伏电站大规模并网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部分牧民走上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端起“生态碗”,吃上“绿色饭”,农牧民参与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国家公园、清洁能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原美丽城镇和民族团结进步“五个示范省”建设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中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记者:“一优两高”战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鄂崇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优两高”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最终目的,创造高品质生活,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青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发展越来越好、群众生活越来越好,青海各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青海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9%,人均预期寿命72.05岁。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为例,实现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全覆盖,实现义务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贫困人口家庭医生“双签约”率达100%,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草地有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在青海牧区一些州县实现全覆盖,资源转化为资产、资产变成资金、资金变成股金、牧业变为产业、牧民成为股东、社员转变为职员。这是我省致力于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缩影,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核心要义,是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具体奋斗目标的深刻体现。(戴美玲)
网民热议
推进“一优两高”,逐梦幸福生活
现在西宁真的越来越漂亮了,作为西宁人幸福感越来越强了,我出门两分钟进入国家级湿地公园,二十分钟走到通海桥,湿地公园无尽头,真的有一种住在景区的感觉!
——网友童心
让全世界人民了解大美青海,远方的客人请您来旅游。我是青海西宁人,我骄傲!
——网友时光无声
经济实力的崛起,决定了青海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各大公园飞速建设和使用,交通枢纽的定局,各条线路拓宽、延伸,旅游业迅猛发展,加快了青海向世界走去,这巨大的变化,令人既羡慕又嫉妒!
——网友荣宏
青海生态美,绿意最动人。青海的绿意是自然的颜色,也是发展的颜色。
——网友孙烦
告别了近20年的住土炕、上旱厕、烧煤烧粪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六层居民楼,房屋干净敞亮,热水器、马桶、燃气灶应有尽有,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脱贫攻坚,让我们村彻底翻了身。
——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翻身村祁财林
原来全家老小靠天吃饭,收成好也就几万元,全家人别说盖新房开新车了,平常的生活过得紧紧巴巴。随着青绣品牌的打响,政府组织我们农民积极参与,之前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绣品发展成了一个新兴产业,给我们带来了新生活。现在年收入不仅能有十几万元,我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外出培训,学习新纹样,研究销售路径成了一天的生活内容。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姚马村胡兰索卡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聚焦群众最期盼、最迫切、最突出的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里的温度、生活的美好。
——达日县宣传部李硕
(孙海玲 整理)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