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7 09:30:21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的贺信深刻阐述了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的意义、理念、目的和内涵,不仅对办好论坛寄予了殷切期望,还对建设国家公园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根本遵循。带着这份嘱托,我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和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战略布局,全面深入推进体制试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是一种全新的体制探索。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的生动实践。

  (一)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和地球第三极,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生态区位特殊,生态系统丰富。大自然赋予了青海优渥的生态资源,这给了青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先天资本。这是青海的幸运,同时也是一副沉甸甸的重担。

  扎陵湖、鄂陵湖是黄河源头的姐妹湖,东距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城60多公里,西距黄河源头190多公里,是河源众水汇集之地。

  黄河从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发源后,经星宿海汇流两湖之地,被巴颜郎玛山和错尔朵则山环抱并阻隔,形成源头第一个大湖——扎陵湖。湖水从东南流出,经过一条长约20公里、宽约300多米的黄河峡谷,分九股注入第二个湖泊——鄂陵湖。

  驱车驶过松赞干布迎候文成公主的“迎亲滩”,前方不远处便是海拔4610米的措哇尕则山。沿陡峭山坡拾阶而上,山巅处,矗立着一座牛头状纪念碑,细细看去,底座上面用汉藏两种文字镌刻着“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

  玛多县于1988年修建了这座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牛头碑建在位于玛多县境内措日尕则山的顶峰,海拔4610米,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宽2.8米,碑体用纯铜铸造,总重5.1吨。上面分别用藏汉文为纪念碑题写了“黄河源头”四字。碑上刻有玛多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碑文均用铜版铸模镶嵌。

  站在牛头纪念碑石砌的围栏旁,雪冠群峰的巴颜喀拉山举目在望,高耸入云。皑皑雪山下,草原一碧如洗。那妆点着山冈、湖畔的牛羊,如云般游走。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早期开始发展的地区,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人们对黄河源头的探寻开始的也非常早。

  在历史的进程中,包括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源在内的三江源,是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它承载着全民族对自然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希望。

  《三江源国家公园公报(2019)》显示,自体制试点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实施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有力推动了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好转。如今,三江源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11%、13%;17211名牧民转变为生态管护员,人均年增收2.16万元。

  (二)

  青海,因水得名,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最集中的地区。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0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42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清洁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两条河流经大半个中国,最后流入东海和渤海汇入地球海洋,润泽万物生灵;而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最后注入南海,进入全球水系,造福邻国。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多年来,全省上下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立省之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后出台了《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实施了三江源、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土保持等重点专项工程,草地退化、荒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草综合植被盖度显著提升,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恢复,水源涵养和流域水供给能力提高,推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新成效开创了新局面。

  经过十余年的保育,三江源生态系统逐步得以改善,林草植被覆盖度快速增加,湖泊水域和湿地面积明显扩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不断提升。十余年来,三江源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20世纪末陆续干涸的近千个黄河源头的高原湖泊重现粼粼波光。

  尽管三江源生态建设尤其是水资源养护成就显著,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三江源生态环境状况依然堪忧,草地退化,雪线上升,冰川萎缩趋势远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2016年,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青海启动,这项与我省而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动作”也如一股劲风吹到了黄河源头玛多县,此后一场生态文明“大考”在这里展开。

  在很多玛多人的记忆中,他们目睹了草场退化严重、野生动物淡出视野、大小湖泊逐渐消失,全县4000多个大小湖泊干涸一半以上,有些湖泊甚至被黄沙吞噬。大自然向人类发出了警示信号。

  后来,这里从成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相继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一期、二期,再到如今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的不断向好大家看在眼里,所以今天生活于此的人们也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果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管护着这里的山川、河流、草原以及众多野生动植物。玛多县招募了50名牧民组建了黄河源园区解说队伍,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地的独特优势广泛开展环境教育,普及自然知识,培养自然情感,提高自然意识,引导公众走进自然、理解自然、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一年一年推进,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涵养功能也明显增强。

  通过恢复植被、禁牧封育等多种措施,尤其是随着降水的增加,“千湖之县”玛多地区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湖泊数量逐年增加,如今已经达到了8000多个,恢复并超过了过去的水平,美丽壮观的千湖景观又重现在世人面前。

  (三)

  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青海湖流域涉及我省3州4县24个乡(镇)4个农(牧)场147个村,上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过度捕捞,青海湖湟鱼资源量急剧下降,导致复合生态共生系统食物链的断裂,对整个生态系统构成重大威胁。生态悲剧,催醒了懵懂的环保意识,就大自然而言,所有贪婪的占有,其最终结局都是悲剧。

  为保护青海湖湟鱼资源,修复青海湖复合生态功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省政府先后五次实施封湖育鱼。其中最近的第五次,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实施零捕捞政策。

  如今的青海湖,湿地面积持续增加,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持续增大,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鸟类增加到了225种,裸鲤资源量已增长到8.8万吨,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增加至2018年的2790余只,黑颈鹤由原有30只增长到现有130余只。

  通过持续4年的“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身处江源的青海人直面生态保护的历史重任,深度剖析——从昔日的“竭泽而渔”到今天的“封湖育鱼”,直至为湟鱼洄游扫清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从昔日的“猎山渔水”到今日的“养山育水”,为青海湖流域生态治理不懈努力。

  2018年,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和年保玉则相继颁布禁游令,这种执念于牺牲部分经济利益以换取最大的生态效益,正是秉持了新青海精神倡导的天人合一、立己达人的先进文化理念,彰显了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为维护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生态安全竭力尽心的担当与作为。

  统计数据显示,总投资230亿元的三江源一期、二期工程,计划实施黑土滩治理712000公顷,封山育林420666.67公顷,沙漠化防治200000公顷,湿地保护1106666.67公顷,生态移民1.1万户5.57万人,为5.14万户牧民建设牲畜暖棚617万平方米,配发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4.08万户。

  此外,三江源地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的实施,通过修复河道、覆坑平整、回填表土、栽种林草、封育围栏,使3866公顷矿区土地生态功能得以恢复,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现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园区内有17211名牧民身份转变成为生态管护员,他们大多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岗”制度,不仅让牧民投身国家公园建设,户均2万元以上的年收入,也让管护员切实享受到生态“红利”。

  建立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创新,去年举办的国家公园论坛,搭建了多维度、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平台,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对青海,是面向未来发展的百年大计;对全国,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对世界,是义不容辞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担当。加快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展现“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的独特魅力,全省上下正戮力同心,为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青海贡献!(姚斌)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