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海力量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31 09:30:12 浏览次数: 【字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通历史和现实,立足新时代、面向全球,有博大精深的光辉思想精髓和理论逻辑关系,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地球“第三极”,如何保护好“中华水塔”,发挥青海重要而特殊的生态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重大课题。何以破解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美丽青海”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何以提升青海生态优势,打造青海绿色名片,不断推动形成青海生态升级版,积累可借鉴、可复制的青海经验?正如省委书记王建军指出的那样:“在长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找到了一条广阔的道路,那就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中央顶层设计是指引“美丽青海”建设的灵魂。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确立了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为突破口的青海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部署。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阐明了青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发来贺信,对建设国家公园提出明确要求,即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是对青海生态保护工作的极大激励。在中央顶层设计引领下,一系列惠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政策不断出台,为做好“美丽青海”建设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青海全省上下一盘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创新而为、不懈奋斗,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担当,紧紧围绕生态保护与发展这条主线,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生态报国战略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继2018年7月提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即“一优两高”战略后,在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坚持“一优”为前提,以实现“两高”为目标,以构建“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以建设“五个示范省”为路径,奋力奏响青海经济社会建设华美乐章,让全世界共享“地球第三极”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全省各地坚决贯彻中央顶层设计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立足各自实际,紧紧围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问题,以全国首个承担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省份作为“美丽青海”建设的最大亮点,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和谐、长足发展,始终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青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生态支撑。

  生态环境的改善就是民生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环境提升到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战略高度,深化和拓展了民生的内涵,阐明了生态环境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地位,始终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全体人民就受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整个社会遭殃。生态环境的状况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改善没有终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以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近年来,青海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改善了群众生活。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通过恢复生态,走出了一条农牧民增收、生态持续良好的路子。在抓好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把改善民生作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努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教育事业,不断强化社会保障,不断提升民生福祉。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高品质生活的支撑点、展示新青海精神的发力点。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在增加、在实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也在极大提高。实践表明,只要不断增强青海各族群众融入“美丽青海”建设的参与度,我们就能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绿色发展是“美丽青海”建设的主线。青海生态环境保护进程中始终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积极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青海省先后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湿地名录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初步划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成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预报和监管执法并重的生态环境综合信息系统。2020年5月,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青海省反馈督察情况,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认可。“一优两高”是青海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起点上深入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生动实践,已经成为青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青海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中,全面优化了产业布局,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发展壮大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和履行“极地保护”责任的硬约束下,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和飞地经济为代表的“四种经济形态”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经济力图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数字经济秉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力促数字变成财富;飞地经济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谋求“借船出海”“借地生财”。这些新经济、新业态,成为推动青海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有力推动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公园、清洁能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原美丽城镇和民族团结进步“五个示范省”建设扬帆起航。构建和完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尤为可贵的是,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更是根植于青海各族群众内心深处,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注重生活形式上的简洁明快、生活态度上的天人和谐,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美丽青海”建设切入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正从以督促地方端正生态环保态度和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为主要任务的阶段,步入以强调增强生态环保基础、提升绿色发展能力为主要任务的阶段,其制度建设越来越健全,其实施越来越得到深化,其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各方面认可。不仅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也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地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推动青海持续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领会,以问题整改为契机,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自觉来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工作,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面旗帜在青海大地高高飘扬。近年来,我们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识生态环保督察,集中精力把“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落地贯彻实施了市、州、县的环保督察工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各项整改任务。一是狠抓责任落实。为了精准问责,青海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压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岗位责任,确保整改任务落实到位。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主体意识,让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地生根。二是狠抓关键环节。抓生态环保要抓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建立重点区域和重点污染源清单并定期予以更新,狠抓工业源、施工扬尘、机动车和餐饮油烟污染整治,对超标排放企业、未落实扬尘防治要求的工地,依法实施限期整改或停产停工。三是狠抓督办整改,构建动真碰硬的问责体系。深究各类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思想根源改起,从思维方式改起,从政绩观改起;深谙问题整改的内在要求,逐一对照查问题,从严从实抓整改;深思可能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既整治于当下,更深思于未来;深谋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深入研究整改成果的巩固转化运用,以制度建设固化整改成果,把整改成果转化为保护的技能、发展的动能、治理的效能、造福人民的功能,更好引领“一优两高”、“五个示范省”建设、“四种经济形态”行稳致远。

  群众积极参与是“美丽青海”建设的强大力量。全民参与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作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是群众。因此,群众的事要多同群众商量,群众的事要多依靠群众。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全社会各个群体,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支持。同时,公众参与也可以成为政府监管的有力补充,弥补政府环境治理兼顾不到的地方,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发挥预警器与传送带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积极倡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三江源等生态重点功能区专门拨付经费,为当地群众设置了生态管护等岗位,使群众融入到了生态保护的行列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同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更加符合民意、更加符合民情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促使美好环境的建设成果惠及到普通百姓。当然,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具有广泛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工程,要做深、做细、做实相关工作,就必须深入理解人民群众之所需、所思、所为,努力把建设美丽青海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今天的青海,越来越多的高原美丽乡村已经尝到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甜头,越来越多的群众已经体认到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越来越多的高原儿女笃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明晰: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历史使命,更应是行动自觉。一句话,我们要坚决扛起保护生态环境政治责任,肩负起维护生态安全的光荣使命,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海力量。(作者:青海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郭连云)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