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精神脱贫”提升青海小康成色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31 10:00:13 浏览次数: 【字体:

  彩礼钱降下来了,两个儿子同时娶了媳妇;红白喜事份子钱少了,人情味却一点儿也没减……8月27日,青海精神脱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举办,旨在更好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助推各地在减轻群众“精神负担”上出实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立足省情,结合实际,2018年7月开始,确定13个县(区)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精神脱贫工作,着力解决精神领域制约脱贫攻坚的因素,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以精神脱贫助推脱贫攻坚,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两年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立足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聚焦制约影响群众脱贫致富的精神领域的制约因素,统筹安排部署,制定引导、激励和约束性政策措施,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探索研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新路子,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全省精神脱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我省通过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放“明白卡”“小喇叭”播报等形式,讲扶贫理论、讲惠民政策,传授技术、办技能培训班,把学习宣讲搬到群众身边,引导群众明理感恩、自立自强,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信念,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穷根”。通过评选表彰和广泛宣传“光荣脱贫”“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活动,树牢贫困户主动脱贫光荣意识,有效激发群众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

  我省还结合实际,将精神脱贫工作作为助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发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和引领贫困群众转变观念、追求美好生活、补齐“精神短板”的重要举措,让革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成为全社会新风尚。深入分析解决群众精神思想领域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德治、自治、法治”有机结合,把移风易俗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有效转变了不良风气,树立了文明勤俭新风尚。(周建萍)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