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发展成果青海生态(产业)博览会暨藏毯展特刊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08 13:00:04 浏览次数: 【字体:

青海:古老非遗焕发时代光彩

热贡艺术。

藏绣。

玉树黑陶。

河湟剪纸。

湟中农民画。

我省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产品展区。(李娜 魏雅琪 摄)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此次青海生态(产业)博览会暨藏毯展上,刺绣、和日石刻、手工银铜器竞相登台,热贡艺术(唐卡、泥塑)、鎏金技艺、河湟剪纸、湟中农民画等非遗产品同台亮相。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里,掐丝工艺、藏绣、文创产品、民族工艺品等多个品种更是“争奇斗艳”,为来自各国和国内各省、区、市的朋友们奉上了一道丰盛的青海“非遗大餐”。

  会展聚焦

  青海,这片辽远的高大陆,不仅耸立着白雪皑皑的巍巍昆仑,唱响着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亘古涛声,同样也是一片文化的沃土。从远古而来的悠远历史,汉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六个世居民族,使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原的诞生和延续成为一种必然。

  走进青海生态(产业)博览会暨藏毯展的现场,青海非遗展厅无疑是最亮丽的展厅之一。从热贡唐卡到土族盘绣,从藏族黑陶到柏郎祥碧藏香,从河湟剪纸到陈家滩传统木雕,琳琅满目,让观者目不暇接。

  异彩纷呈的背后,是千百年来民间的薪火传承,是进入新时代,政府、学者、企业家和传承人的同心协力。青海省大力保护和传承古老非遗,使古老的非遗焕发出了耀眼的时代光彩。

擦亮“青绣”品牌

  皮绣、土族盘绣、贵南藏绣、蒙古族刺绣……在生态博览会非遗展馆,各个种类的“青绣”作品随处可见。51岁的蒙古族绣娘苏义其美格为参观者耐心地讲解着绣法,在没有顾客询问的时候,她就飞针走线,专注地制作着绣品。

  在青海民间,六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刺绣技艺的流传,有土族盘绣、河湟刺绣等17种刺绣类别。在河湟地区,更是几乎村村有绣娘。居家用品、服装装饰等用品上,都可以看到刺绣的踪影。正是看到了青海刺绣的丰富品类繁多和深厚的民间基础,近年来我省整合民间刺绣非遗资源,努力打造“青绣”品牌,使之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渠道。

  青海省把“青绣”主动融入国家文化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全省刺绣类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全省“青绣”资源专项调查,实地走访,调查各地“青绣”种类分布、人员结构、代表性人物、工坊、传习所、传承基地、合作社、协会、企业设置,摸清了“青绣”的家底。

  我省文旅部门健全完善各级刺绣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制度,认定30名省级刺绣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立了近600名会员的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依托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对“青绣”传承人群进行培训,一年来累计培训“青绣”传承人群达1.2万人次,增强了“青绣”的传承后劲。

  目前,全省共有刺绣类非遗项目12项,有刺绣类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1名,有刺绣经营单位492家,全省刺绣经营场所中长期从事“青绣”的刺绣人员约3.4万人,其中绣郎102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978人,残疾人505人;全省季节性刺绣从业人员近30万人,一支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龙头的刺绣人才队伍基本建立。

  “青绣”品牌的打造,使得“青绣”保护传承理念明显增强,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刺绣类非遗保护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备,传承人结构更加合理,产品更加丰富,品牌效益进一步凸显,人民群众对“青绣”的文化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助力脱贫攻坚

  非遗是文化软实力,但同样也可以创造“硬经济”,为脱贫攻坚加把劲。

  参加生态博览会的白玛群加是省级非遗藏黑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在我的公司员工里,有13人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6名孤儿、18名残疾人。他们每人每天可以生产三四十把黑陶酥油壶,每月收入可以达到6000元到1万元。”

  我省文旅部门充分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发挥非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帮助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贫。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尖扎县、泽库县三个贫困市县,有贫困村2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8415户,重点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和热贡文化的丰富内涵,依托热贡艺术唐卡、堆绣、雕塑、和日石刻技艺等,培育壮大唐卡、堆绣、藏戏、蒙藏医药等特色产业,形成了非遗传承保护与非遗扶贫,促进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新格局。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至2019年,热贡文化从业人员从1.31万人增加到4.16万人,文化产业销售收入从2.4亿元增长到7.8亿元,均保持20%的增长率,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非遗企业达到5家。

  黄南只是全省的一个缩影。我省有关部门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资源,强化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扶持,聚焦重大战略协同发力,逐步建立了稳定、长效的非遗扶贫建设和运行机制,行业扶贫优势不断显现,就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我省非遗助力扶贫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工坊以“公司+基地+农(牧)户”“公司+绣户”等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开展培训、签订协议书、认领订单培训等,帮助贫困群众学习传统技艺,创新研发产品,培育拓展市场,拓宽了增收渠道,充分发挥了非遗“扶贫”“扶志”作用。

  目前,全省设立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试点2个,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6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870户,2880人居家就业,人均月收入达2056元,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通过掌握非遗技艺增收致富。

传承非遗技艺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承载者和传递者,怎样通过提高传承人的创造力、挖掘非遗传承实践人群,激活非遗的内在生命力,是现代社会保护和传承非遗无法绕开的一个课题。

  青海省文旅部门通过逐步提高保护传承能力、提高保障条件,来回答这一课题。

  青海省文旅部门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完成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初步梳理,基本摸清了非遗“家底”。目前,我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级非遗73项,省级非遗253项,市州级非遗484项,县区级非遗1595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7人,市州级传承人586人,县区级传承人2366人。一个以国家级项目为龙头,省级项目为骨干,州县级项目为基础的四级名录体系基本建立,并形成了一支数量较为充足、布局较为合理、老中青结合的传承人队伍。

  全省非遗保护的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级传承人每年有2万元传习补助资金。省级传承人补助标准也从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至8000元。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与本级财政沟通,设立传承人专项传习补助资金和项目保护资金。西宁市争取资金为市级传承人发放4000元补助资金,海北藏族自治州利用援建资金,发展文化事业,为州级传承人补助3000元左右传习补助。

  依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联合省内外高等院校,开展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累计培训40期,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非遗传承人群的文化素养,提高了传承人群的传承和实践能力。参加各类研修班的学员大多已成为各地依托传统手工艺增收致富的带头人。今年以来,18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共计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33期,培训1715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为456人次。

  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青海非遗与时代的脉搏共同跳动,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辛元戎)

  记者随笔

愿“青绣”这朵山花越开越艳

  “青绣”是一朵鲜艳的山花,我们要为这一品牌的打造点赞鼓掌。

  其一,民间基础广泛。在青海民间,尤其是人口稠密的河湟地区,刺绣技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从百姓家中的日常用具到衣物的装饰,到处都离不开刺绣。农村妇女基本上个个会拈针舞线,制作绣品。而且世居民族都有自己风格独特的刺绣技艺。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就容易把一家一户的绣娘联合起来,走向市场,为众多的农牧民尤其是贫困农牧民觅得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其二,攥指成拳。青海的刺绣品类繁多,有土族盘绣、回绣、藏绣、河湟刺绣等,仅列入非遗项目的就有12项之多。如此繁多的刺绣项目,如果各自为战,就会显得力量单薄。尤其在面对市场宣传、品牌打造时,更是如此。而把它们聚集在“青绣”旗下,就像把众多的小船组编成强大的舰队,更适合于在市场的大海中乘风破浪。

  其三,惠及贫弱。“青绣”种类繁多,其中固然有做工繁复精细的,也有针法朴拙而易于学习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对体力的要求不高,因此,特别适合妇女和体弱者、残疾人从事。比如,门源回族自治县残疾人祁存福组织成立了“存福梦针织刺绣专业合作社”,其中大多是身有残疾的男绣工。“青绣”让他们找到了挣钱养活自己的门路,也重新燃起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打造“青绣”品牌,让古老的非遗在市场经济中焕发活力,我们要为它点赞,愿这朵山花越开越艳。(辛元戎)

  特写

让青海特色文化传下去传出去

  “你这暖锅上的花纹真精致,是手工的吗?都用铜做的?多少钱啊?”

  9月7日,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A馆的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内,李延虎的展位上围满了询问的客人,李延虎拿着手中的錾子边錾刻花纹边向询问的人解释。

  作为国家级项目银铜器制作鎏金技艺传承人,李延虎制作的湟中暖锅运用锤揲、錾刻、鎏金、错银、镶嵌、花丝、烤篮、挂锡、折叠、焊接、抛光等多种传统工艺,图案丰富,造型逼真,具有独特的河湟文化特色,并且由他自己设计,在暖锅上制作了烧水架,这样既防止烟筒的烟污染空气,还可以利用它来烧水。

  “从昨天开始就有很多人来询问,其中有不少外商。希望能通过本届生态博览会与更多的外地企业进行合作,传播青海文化。”李延虎是鎏金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耳濡目染让他从小就对鎏金技艺充满了感情,但现在,肩负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李延虎想要通过更多平台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文化,让自己的所学所知继续流传下去。他告诉记者,通过青洽会、生态博览会这样的平台,让许多外省的客商了解了湟中暖锅,也让湟中银铜器走出了省门,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

  李延虎手中制作的暖锅、茶壶、酒杯、耳环、手镯等各类精致实用的生活用具和佩饰如今已远销北京、成都、广州等地。

  金麦穗和高原牦牛刺绣挂件、可可西里藏羚羊农民画、天然石块掐丝工艺品等,琳琅满目的文化展品工艺精良、材料天然,500平方米的展厅内由指尖上的青绣、传统工艺、精品旅游线路推介、青海非遗保护成果线上展等四大板块组成,青绣、唐卡、泥塑、黑陶、银铜器、藏香等2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2000余件非遗特色产品亮相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吸引了许多本地群众和外省客商驻足观看。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展馆,咱们青海文化的丰富多彩全都展现出来了,这些手工艺品有很多都是平时没见过的,今天也算大饱眼福。并且自己还买了一条青绣的丝巾。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我们这些珍贵又精致的文化,也愿青海特色文化继续传下去、传出去。”家住西宁的马婷说。(王 臻)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