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在长江源村感受幸福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14 09:30:02 浏览次数: 【字体:

  秋日的傍晚好似一场绚丽的落幕式,宣告着一天的结束与收获。再次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夕阳的余晖透过每家每户的玻璃,洒在地板上,将村民们的脸庞照得暖暖的、红彤彤的,大家依旧沉浸在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视察时的浓浓幸福之中。

  这时,长江源民族中学里传来一阵“叮零零”的响声,孩子们欢声笑语地结伴走出校门;井然有序的院落之间响起了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下班回家的村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到了村里;每家每户的厨房里忙忙碌碌,饭菜的香味飘在村子的上空……

  落幕之际,夕阳缓至,在这收获的季节里,长江源村在平淡的生活里感受着来之不易的幸福,正因这里的村民们经历了生活由艰辛到甘甜的变迁,这份等待和期盼更饱含着“饮水思源”的真情,饱含着一心向党的赤诚。

  文化,树立新一代成长的信心

  眼前这位穿着朴素,开朗健谈的人叫索南群佩,是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的一名老教师,拥有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经历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活和教学环境。

  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唐古拉山乡完全小学,至今已有61年的历史。2006年3月,随着国家三江源地区退牧还草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搬迁至长江源村。

  “一本书和一根粉笔,就是曾经我在山上仅能用到的教学工具,没有电,学生要骑马上学,学校也只有五间教室,一百余名学生按照一到五年级分别划分在这五间教室里,全校也只有十三位老师,语文、数学和藏文都得教,每当节假日的时候,一些家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都被老师们带回自己家里吃饭、睡觉和学习。”50岁的索南群佩回忆着以往的点点滴滴,让他印象深刻的便是冬天用牛粪也烧不热的教室和一张张稚嫩可爱的笑脸。

  从最初的马背教学、帐篷教学到现在的信息化教学,曾经的木头房、土坯房和砖瓦房到如今的教学楼、综合楼和塑胶操场,这些巨大的变化都在索南群佩的谈话中“闪过”。

  “2004年,青藏铁路公司给我们捐赠了二十台电脑,学校的老师们每天趁着课间休息的时间,用借来的发电机自己发电学习使用电脑远程教学,这是我们第一次拥有了课本外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索南群佩深知知识是改变命运最便捷的通道,但山上落后的教学条件让他感到忧愁。

  当得知搬迁的消息后,索南群佩并没有想象中的喜悦,反倒心里一直在打鼓,他知道山下的日子是多么的好,但他心里牵挂的却是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那时候不清楚学校会不会搬迁下来,也不敢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家人都愿意搬下来,但结果比我们想的好多了。山上的学生都进了现在的新学校,这都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这些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的教育资源。”

  现如今,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硬件设施已达到了省级标准化,学校内的七百余名学生和五十多名教师齐聚在崭新的教学楼,运用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本着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能力为重、幸福为本”的教学宗旨,努力汲取着文化教育带来的新时代精神力量。

  生态,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长江源村作为一个生态移民村,“人虽然在山下生活,心却留在了山上。”这是多数长江源村村民的心声。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由于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受过度放牧及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三江源生态逐渐恶化,草场退化、土地沙化较为严重,鼠害成灾等现象导致牲畜数量减少。

  2004年,为了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唐古拉山镇的128户407名牧民作别沱沱河、翻越昆仑山,离开了这片世代养育自己的草原,长江源村的33.4万公顷草场实现全部禁牧,并组建了200余名管护员队伍对草场进行保护监管,村里的牧民由“放牧人”变成了“管护员”。

  43岁的小马便是管护员队伍里的一员,每年她至少要去山上巡逻4次。小马说:“每次巡逻时,看到草越来越茂盛,垃圾越来越少,水量增加,湖泊增多,动物的数目都快赶上我们市场上的人了,就连公路边也有很多动物徘徊,现在我们心里总是充满自豪感!”山上草场面积很大,一片连着一片,但每个管护员对自己划分的片区都很明确。

  每年七八月,是草原上最美的时节,小马刚从山上巡逻完下来,蓝天和绿地的美景荡漾在她的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涟漪。她以前在山上生活的时候,从未想到自己的“家”可以这么美。“以前山上的草总是不够牛羊吃的,吃光一片地方就再换一个地方,牛羊越放越远,草原的环境也越来越差,多亏了国家的政策,让我们明白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才让昂毛说,他们村里每家每户都要有一个管护员,管护员除了按时上山巡逻外,还肩负起了向家人宣传生态保护和畜牧平衡的知识。近年来,我们建立了水生态保护站,相继开展了保护长江源的活动,为生态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除了保护山上的生态外,长江源的村民们对家门口的生态保护也付出了实际行动,村里种植的树木挺立在每个角落,那一抹明亮的“绿色”,倾注了村民们在保护生态上做出的不懈努力。

  致富,绘就幸福生活的“底色”

  曾经的牧民,在生态搬迁中变成了定居的村民,改变的不仅是生活方式,还有生存手段。在山下的十几年时间里,村里群众的吃、穿、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正地从“山里人”变成了“城里人”。

  在贴近城市、融入现代生活中变成拥有高品质生活“城里人”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致富“带头人”。

  46岁的闹布才仁是长江源村有名的“带头人”,离村门口不远的地方挂着的“岗尖藩巴有限公司”的招牌,便是他在山下收获的“果实”。

  起初由于语言沟通不便,技能不足,闹布才仁在城里的生活步步艰难,通过几年刻苦学习,加上在外务工和学习语言沟通,他渐渐地开始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并有了新的蜕变。

  2008年闹布才仁通过几年的务工积蓄,购买第一辆车,开始踏入运输行业。“我买了一辆东风翻斗车到沱沱河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拉建筑材料,一年下来就挣了8万元。”闹布才仁回想起曾经奋斗的岁月,心里满是自豪。

  2018年,闹布才仁和弟弟布群拉尕在村里成立了格尔木岗尖蕃巴有限公司,专门经营酥油、曲拉、藏羊肉和牦牛肉等民族特色产品。逐渐富裕起来的他也没有忘记乡亲们,经常把创业的经验和思想传授于他人,每年都会拿出4万余元,对村里37户困难群众进行帮扶。

  “输血”和“造血”是强化长江源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长江源村通过给村里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创业就业平台,开展了雕刻、舞蹈、驾驶、烹饪等技术培训,千方百计筑起各种渠道,让村民们掌握实际技能,闯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以前村里的群众都是从事纯牧业生产,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手艺,就更别说做生意了,现在这些致富带头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着更多人去学习手艺,自力更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学习各项政策,并积极参与进去。”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才让昂毛说。

  回想起种种画面,这个寓意“来自长江源头和饮水思源、不忘党的恩情”的村庄,正依靠着党的好政策,通过勤劳的双手,收获了丰收的喜悦,长江之水源源不断,幸福生活长长久久……(王菲菲)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