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栽培赤松茸喜获成功 这是我省首次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成功培育高端食用菌
9月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秋意正浓,牛羊肥壮,在甘德县上贡麻乡隆亚村也有一件喜事:7月引进的赤松茸菌种,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照料,成功长出“小帽子”,松茸的人工栽培成功了,这是我省高寒高海拔地区高端食用菌培育成功的先例。
海拔4100米处的赤松茸是什么样子?它个头不高、有粗壮洁白的菌杆、淡咖色的菌盖,三五个聚簇在一起,闻起来有菌类特有的鲜香,看上去十分可爱。培育这个“小家伙”可不容易,果洛州农牧和科技局局长崔宏伟说起和松茸的故事。“只有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带动地方群众增收致富,高端食用菌的栽培就是要高海拔无污染的有机环境,这些条件我们都具备。”崔宏伟酝酿考察引进赤松茸菌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为何选择在隆亚村?隆亚村第一书记王刚讲了这样一个事情:“隆亚村距离县城47公里,是一个以传统畜牧业为主要增收方式的小村庄,因为交通不便、草场贫瘠,牧民们经济来源渠道狭窄,群众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很难改变,很多贫困户不愿外出打工。”
如何能在家门口挣到钱?就是摆在农牧局和扶贫干部面前的大事。“整体搬迁村,每家每户都有暖棚,就把暖棚利用起来育菌,干净卫生,容易操作,技术都由政府部门来保障,从‘山间’到‘舌尖’高品质松茸销路更不用愁。”一暖棚的“小帽子”可是稀罕物,全村在家的牧民都来看热闹。
隆亚村的赤松茸坐着飞机来到青海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从事多年食用菌研究的副院长洒威端详思考片刻道:“很可贵,松茸的生长对环境要求很高,在果洛甘德地区能实现松茸的人工栽培确属不易,果洛确有培育食用菌的基础,因海拔高、温差大,还有诸多河流保证湿度,在玛可河流域发现过野生松茸、竹荪、羊肚菌等食用菌,均是珍贵之物。”
随后,洒威用手捏了捏菌杆。“这批品质还是很不错的,菌杆很结实,说明菌类含水量低,有效物质的积累就会更高一些,这是高海拔冷凉气候造就的。果洛育出松茸,这是青海自然禀赋赋予它的优质生理性状,有效含量的指标不用测定就会比其他地方高的原因,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判定。”洒威饶有兴致地研究着。
此时,4100米的隆亚村牧民们在不到70平方米的暖棚中,怀着好奇期待的心情研究着“小帽子”的培育方法。(莫青)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