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探索出基层社会治理的“青海模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19 10:30:07 浏览次数: 【字体:

  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多年来,我省地方党委在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枫桥经验”本地化,推广应用涉藏州县社会治理的“班玛经验”、玉树“村寺并联”、“同德模式”,着力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保障各族群众安居乐业,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不断推进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社会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曲麻莱县委组织部从全县抽调361名党性强、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并从中筛选7名县级领导干部为县级联点领导,负责统筹工作开展,16名正科级领导为片区长,85名副科级领导为双网格格长,剩余255名干部为户组长,对曲麻莱县约改镇三村四社区进行分户网格化管控,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镇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并且取得很大的成效。近年来,曲麻莱县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深化“党建引领+”体系建设,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网格化管理结合起来,打造以社区党支部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支部党员与居民共同参与的服务管理新格局,从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管理模式,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

  多年来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始终坚持在党委的主导下进行,坚持把创建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和长远性工作,始终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民族工作的政治站位,成立了以省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建立了省州县乡四级党委书记负总责亲自抓的领导体制,省委出台实施纲要和指导性文件,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负责、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体制,在全国开创了党委总揽创建先例,始终保持了高站位谋划、高起点推动的良好态势。

  衡量一个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这个地区社会治理的成效如何。全省各地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提高治理水平,依法解决社会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大力化解潜在风险隐患,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和工作制度,持续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和资源的下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不断推进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

  持续开展法律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法律宣讲“七进”“寺院法治宣传月”“宪法宣传周”、宪法法治文化基层行等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启动《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修订工作,制定出台《青海省穆斯林朝觐事务管理办法》等制度法规,为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提供法治保障。

  大力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不断强化基层社区治理水平

  “是我冲动了,以后不会了。”

  “事情闹成这样,我也有责任。以后我们还是好邻居。”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江千乡协隆村的曲江和昂文握手言和。原来两人因为草山围栏纠纷闹到村上,乡党委书记塔松作为监督员,通过面对面疏导调节,将矛盾解决在了村级层面。一套“四级联户制”在甘德县江千乡试点实施以后,将政府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将基层党组织延伸到每家每户,实现了从突击式被动管理,向常态化管理的转变,逐渐解决了多年影响甘德县发展的难题,其网格化的管理服务为地广人稀的牧区提供了一套治理有效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坚持抓苗头、抓隐患、抓源头,建立重大风险评估、纠纷调解、毗邻地区协作和基层多元化解等长效机制,建立5800多个基层调解组织,持续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严格落实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应评尽评”和稳评项目报备、季度通报制度,组织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活动,坚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月活动,先后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830件,化解率达96.8%。推进平安建设基层典型培育,形成了西宁市“1496”矛盾调处驿站、平安区“群众说事点”、乐都区“民情沟通日”、海南藏族自治州“三五小区建设”、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做法”等一批“枫桥经验”青海化实践的典型样板。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省75%的市州、97.8%的县区市、95%的乡镇、75%的村建成实体平台,不断深化了平安法治建设。

  以实施“平安与振兴工程”为抓手,推动交界地区社会治理,巩固平安边界创建成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先后签订跨省区友好协议11个,果洛和黄南州所辖各县与省内外相邻的13个县、18个乡镇、143个村结成民族团结进步友好对子,建立定期联系交流机制,着力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边界治理格局。积极在转变公共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性探索,不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将资源、管理放在基层,使基层有人有钱有物,保证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筑牢基层社会安全屏障 打造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西宁市城东区东关社区慈幼居委会中,回、藏、撒拉等少数民族占辖区人口的29%。居委会民族团结理事会工作人员经常入户掌握各民族家庭的生活状况,调处矛盾纠纷、慰问帮扶困难家庭、为病患残疾和贫困大学生募集善款,解决各族群众最牵肠挂肚的生活难题,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在日常。

  按照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要求,以打造全省各族群众共有共享的生活为己任,将民族工作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建立社区民族之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建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日间照料室、文体活动室、民族宣传展室等,广泛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社区建设,对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开展救助帮扶。强化公共服务是社会治理的理念,巩固各民族和睦发展的基础,坚持重在基层、重在平时,重在服务、重在群众,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地生根。

  我省坚持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深化平安青海建设的基础工程,使之成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保障。西宁市积极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实体化和规范化运行,着力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综治业务信息化+雪亮工程”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并探索建立第三方参与的矛盾调处化解机制,通过设立“两代表一委员”、调解服务中心等,妥善处置城市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工作引发的矛盾纠纷,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玉树藏族自治州持续探索“村寺并联”模式,果洛藏族自治州健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涉藏州县村警”参与乡村治理模式等,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一些地区构建五位一体(基层党建+生态管护+精准脱贫+社会治理+民族团结)的网格管理模式,创新“权责挂钩、奖惩挂钩”的动态管护机制,走出了一条“一岗多责、效能统一,多业并举、管治融合”的基层治理路子。五年来,全省“八类”案件下降42.7%,命案发案率下降32%,我省成为连续8年未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的唯一省份。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青海,正以坚定、奋进的姿态,继续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接续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共同描绘经济发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新画卷。(魏爽)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