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补针点睛” 打出防止返贫组合拳
新增公益性扶贫岗位达到2.65万个、4146个行政村实现集体经济全面“破零”……10月12日,记者从省扶贫开发局了解到,自《青海省脱贫攻坚“补针点睛”专项行动方案》印发以来,我省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点要害、再加强”要求,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围绕6个方面16项重点内容,扎实深入推进“补针点睛”各项任务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推进牦牛、青稞、民族手工业、乡村旅游等特色扶贫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延长产业链条,带动更多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长期稳定增收。扎实推进稳岗就业。落实稳岗拓岗优惠政策,加大省内外输出力度,深入推进扶贫车间建设,新增公益性扶贫岗位达到2.65万个,全年贫困劳动力就业规模力争突破17万人。
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资助政策,提升村级医疗服务水平,跟进实施因灾受损危旧房改造项目,持续提升“三保障”质量和成色,健全防止返贫机制。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全力抓好社区管理工作,扎实推进产业、就业等后续帮扶举措落实,确保实现所有搬迁户有增收项目、2.9万搬迁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目标。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建成全国消费扶贫青海众创基地和“青品汇”网络销售平台作用,持续推进电商扶贫进农村行动,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解决好扶贫产品卖难问题。
在实现414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面“破零”的基础上,我省不断健全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撬动各类社会金融资本投入乡村,促进村级产业提档升级,不断增强集体经济自我发展和带贫益贫能力。积极推广拉格日、岗龙、卡阳、边麻沟等模式,打造生态扶贫升级版,促进扶贫开发、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多赢。持续推进小额信贷政策落实,扩大覆盖面,惠及更多农牧民群众。每年评选1000个信用村,为每村提供400万元以上的金融贷款支持,帮助发展生产、巩固成果。(周建萍)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