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尽锐出战,高原筑起决胜制高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蹲点调研之七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21 09:00:09 浏览次数: 【字体:

  深秋时节,青海高原已显寒意。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冲刺时段,省委、州市、县区、乡镇、村委五级党委围绕攻坚目标,结合各自实际,殚精竭虑,不断创新思路、创新举措,让600万高原儿女以“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的冲天勇力,抱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强信念,不舍昼夜,兼程行进在奔向决战决胜奔小康的路上。

  滔滔江河见证着这块亘古之地的巨大变迁,巍巍高山记录着将希冀化为现实的誓言。

  砥砺五年,从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到下足“绣花功夫”、再到实现绝对贫困全面“清零”后的“补针点睛”……我省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中,奋力竖起了一块块改变青海贫困面貌的历史性里程碑。

  奋进五年,省委省政府矢志不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思路,以“1+8+10”政策体系为牵引,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对口援青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扎实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青海高原落地生根,我省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五年之功,我省举全省之力绘制的脱贫攻坚画卷,每一笔都显现忠诚和使命,责任和担当。

  攻坚克难,

  彰显为民大爱

  德吉村,是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的一个藏族村。2016年秋天,尖扎县在昂拉河东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将县域浅脑山区生活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7个乡镇30个村251户946名农牧民集中安置在新建的德吉村。数年发展,这里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示范点,并被国家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民加羊索南说:“以前的日子跟眼前的生活相比,真像做梦一样。”一个普通藏族群众的话语,映现出脱贫攻坚给辽阔高原带来的新变化。

  这场扭转我省贫困的故事缘起2015年的春天。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2万人,占农牧民总人口的13.2%,识别贫困村1622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40%。除西宁4个区以外,将属于六盘山片区和涉藏六州内的42个县(市、区、行委)全部纳入新时期脱贫攻坚主战场。加之青海本来就是“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省份,特殊的省情,注定了在这个消除贫困的主战场,彻底打赢这场新时期脱贫攻坚战使命艰巨、意味深长。

  如何拿下这座艰中之艰、难中之难的“堡垒”?如何在脱贫攻坚中“不落”一人,使我省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面对着须经“啃硬骨头、涉深履难、攻坚夺隘”,方能交出答卷的“赶考”。

  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把决战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各级党委在层层加压、层层落实责任担当中,传导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和理念。

  围绕决战脱贫攻坚需要,以全方位深化扶贫领域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开出路径,一项脱贫攻坚体系建设在日臻完善中,带着深情厚谊为攻坚战役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支撑。

  责任体系自上而下贯通攻坚“脉络”,形成攻坚合力。深度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要求,坚持五级党委书记抓扶贫。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双组长”,每个市州安排1名省委常委和1名副省长包“战区”督战,39名省级干部联县指导,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8个市州党政主要领导向省委签下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有效推动中央各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在青海落实落细。

  政策体系的保驾护航,为脱贫攻坚行稳致远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立足省情实际,我省制定出台“1+8+10”政策举措,省直相关部门跟进出台200多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各地相继出台和完善“1+8+N”的脱贫攻坚系列“药方”,扶贫领域诸多的“老大难”问题,在“把脉问诊”、有针对性地“因症施治”中得到有效化解。

  “妙手起疴”,贫瘠之地生发满目葱郁。截至2019年底,全省所有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实际减贫54万人,青海高原上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底的2099元增长到2019年的8921元,年均增长42%。而同步增长的不仅是收入,更有着整个青海合力攻坚的底气、决胜全面小康的自信。

  决战脱贫,

  惟以精诚铸本色

  众所周知,我省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短板缺项多,脱贫攻坚战线长、成本高、难度大……现实的省情无可选择,惟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舍寸功,善作善成,才能不负党的重托,人民群众的期待。

  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是对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更是场输不起的“政治仗”“民心仗”,连续数载,以压茬推进、驰而不息之功,为脱贫攻坚赢得实效。

  投入的倾斜厚植了发展的土壤。坚持“以小财政托举大民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省级专项扶贫资金每年增长20%的投入保障机制,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7.64亿元,行业扶贫资金835.3亿元。目前,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各类资金已超过1200亿元。一个“小财政”省份在为“拔穷根”倾尽全力,彰显的是一种笃行和勇毅。

  “架桥梁”“强内功”相辅相成。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援青工作,2016年以来江苏省落实省本级帮扶资金11.2亿元,对口援青六省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8.18亿元,助推了我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彰显出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建立“一联双帮三治”、定点扶贫、结对认亲等工作机制,实行挂钩扶贫,10.9万名党员干部与16万贫困户结对认亲,13家中央定点扶贫单位、2500家省市县定点扶贫单位与1824个“三类村”结成了帮扶对子,716家民营企业与887个贫困村缔结了帮扶关系,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到目前,累计落实各级各类帮扶资金14.5亿元;先后两批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干部1.49万人,以实战化培训为导向,持续提升基层干部攻坚能力和水平。攻坚路上,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经受历练,脱颖而出。

  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扶贫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出台市县党委政府和省直行业部门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体系进行考核……以较真硬碰促进真抓实干,为脱贫攻坚营造了事关长远的良好格局和氛围。

  大扶贫凸显出大变化——

  雪域深处不再沉寂。建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城一侧的扶贫创业一条街上,街两旁的两层建筑为脱贫群众搭起了创业平台,一层开起各类门店,二层用以居住生活。许多以前靠放牧为生的脱贫群众,在由牧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后,在这里站稳脚跟,找到了创业的支点;

  走出草山的牧民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牧民多杰才旦,带着家里的草场和牲畜加入到生态养殖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有分红,我在合作社养牛每月有收入,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海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尕藏多杰,作为牧人家的后代,在掌握了制作掐丝唐卡技能后,阻断了贫困的代际延续。

  ……

  旷日持久的脱贫攻坚,改变着高原面貌,也为高原人铺出追梦的前路。

  务求完胜,

  冲刺“最后一公里”

  今年20岁出头的达尔旦,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花石峡镇加果村一户牧民家庭的“顶梁柱”。因疫情影响,达尔旦今年没能像往年一样在县城打工。经村党支部书记推荐,达尔旦来到玛多县扶贫产业园,经培训成为“外卖小哥”,每月可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因为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达尔旦觉得距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而在整个青海高原,伴随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的连报捷音,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巩固脱贫在高原大地根深蒂固,青海,奋然冲向决战决胜的“最后一公里”。

  脱贫攻坚以来,我省坚持以开发式扶贫作为着力点,引导群众靠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着力增强“造血”功能,91%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稳步提升,群众脚下自主脱贫的路子越走越宽。

  把产业扶贫定位在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60%用于产业扶贫,构建到县、到村、到户扶贫产业体系,伴随牦牛、青稞、光伏、乡村旅游、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优势扶贫产业的迅猛发展,49.2万有能力的贫困人口手里都有了产业增收项目,产业收入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

  牦牛青稞产业打造出绿色增收新极点,预期收益30亿元;实施208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湟中卡阳、大通边麻沟、互助卓扎滩声名鹊起;“青”字品牌带动8万贫困人口增收;光伏扶贫为7.7万户28.3万贫困人口带来脱贫“光热”。

  扩大就业为脱贫人口构建“绿色通道”。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一整套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开展“青春创业”行动、打造“拉面经济”传统劳务品牌、开发公益性扶贫岗位、建设扶贫车间的“组合拳”打得风生水起。目前,全省28.5万贫困劳动力中,17.1万人走上就业岗位,占比达59.6%。

  生态扶贫在促进生态生产共赢中延伸出可持续发展之路,“拉格日”“岗龙”模式成为共赢典范;补齐扶贫领域短板弱项,打破了长期制约“瓶颈”,贫困地区面貌日益改善,发展环境日趋优化,为乡村振兴架起了“四梁八柱”;巩固脱贫成果的一系列新举措,在“补针点睛”中生发奇效……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紧盯正确“航线”,把稳“轮盘”,力推脱贫攻坚的巨舟破浪前行。

  冲刺的脚步日益加快,高原大地风起云涌,青海,正尽锐出战,抢占决战决胜制高点。(刘法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