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海要闻>详细内容

在学思践悟中强筋壮骨——我省第14期县处级民族干部培训班侧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17 09:30:06 浏览次数: 【字体:

  孟夏草长,花开五月;万物竞茂,于斯为盛。5月中旬,40名来自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民族的党员干部走进省委党校,第14期全省县处级民族干部培训班由此拉开帷幕。

  专业的专题辅导、直观的现场观摩、生动的研读分享、热烈的座谈交流……在15天培训中,从课堂授课到现场教学,从研讨交流到案例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让参训的40名县处级民族干部实实在在充“电”蓄“能”、强“筋”壮“骨”。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培训是一次初心再塑,更是一次信念再造,学到了新知识,扩展了新思维,提升了新能力。

  课堂教学多维解读强党性

  “新青海精神是青海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新青海建设的实践中锻造而成的,他们是新青海精神的创造者、践行者、传播者,同时也是受益者……”5月22日,一场以《从文化视角谈新青海精神》为题的专题讲座如期开课,台上老师准备充分、讲授精彩,台下学员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还不时与老师互动,提问自己关心的问题,教学氛围浓厚。

  精彩的授课还引起了不少学员的共鸣,休息间隙,来自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张立艾快步走向老师,就有关问题进行再交流。“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建设新青海,要有新精神。”张立艾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我们要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将新青海精神融入到工作学习中,奋发有为、担当作为,不断提升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本领。

  类似的场景在短短两周的培训里时常上演。此次培训紧贴实际,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新中国70年的历史发展和深刻启示,从青海省情与经济社会发展到以“一优两高”战略推进新青海建设,从青海宗教文化生态与社会和谐到民族地区依法治理的青海实践……课堂教学中,授课老师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党性教育、重大战略决策、青海省情、干部能力提升五个模块进行教学设计,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阐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让大家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了青海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自己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以及思维方式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和转换。”省公安厅监所管理总队政委拜雪峰说,“学有所获”是途径,“学以致用”是目的,我们要立足青海省情、结合工作实际,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青海“一优两高”战略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升华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使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担当意识不断强化。”团省委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海军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此次学习成果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切实做到学思悟践、知行合一,站在新起点整装再出发,做示范、做表率,展现青年干部的良好形象。

  现场教学重点突出重实效

  唱一支红军歌、听一堂传统课、读一本红军书、走一段长征路……5月19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迎来了第14期全省县处级民族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学员。

  红光村是80多年前西路军被俘战士在受难时修建的。这里有全国唯一一座由西路红军修建的红光清真寺,还有红军小学、18座红军宅院及1987年为纪念红军丰功伟绩而修建的西路红军纪念馆等红色历史遗迹。

  走进红光村,村委会、学校和村民的院落里,处处都是鲜艳夺目的红军旗,仿佛走进红色家园、步入精神殿堂,处处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时时接受到红军精神的洗礼。全体学员满怀崇敬之心参观了西路军纪念馆,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学员。在红军广场,56块宣传牌构成的文化长廊,象征着56个民族相互团结、和谐相处,红军在这里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如今已经开花结果。

  “这里是一片西路红军与国民党军阀抗争战斗、流血牺牲的红色沃土;这里是一片400名西路红军与撒拉族群众建立生死相依、水乳交融革命友情的红色土地。”教学活动中,受邀进行讲解的红光村小学校长深情地讲解了红光村的历史和西路军指战员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坚守信仰、不改初心、顽强拼搏的英雄事迹。全体学员真真切切地接受了红色精神的洗礼,加深了对共产党员初心与使命的理解,纷纷表示,要传承弘扬革命先烈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把初心和使命融入灵魂和血脉中,铸造忠诚品格、锤炼过硬本领,坚持以民为本、勇于担当作为,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和新时代发展建设成就,紧握历史接力棒,不断推动各自的工作向更优更好发展。

  而这也仅是现场教学活动的一个缩影。此次培训现场教学注重锤炼党性修养、传承红色精神。通过深入红光村和十世班禅大师故居的两次现场教学,让学员们系统全面地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加深了对加强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在青海美术馆“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题教育展馆,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全体学员又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两弹一星”奉献精神、慕生忠开路精神、尕布龙赤子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和可可西里坚守精神等在青海大地上发祥、培育、弘扬的新青海精神。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省人民检察院宣教处副处长何亦芬说,通过学习,使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对民族、宗教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体会,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升了民族感情。作为一名检察系统干部,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珍惜当下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将新青海精神发扬光大。

  “通过现场教学模块的学习,接受了很好的党性教育,深受激励和鼓舞。”省民宗委语文中心副主任才让本说,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提振了奋斗精神,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今后的工作中将以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不断审视本职工作,真正以此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特色教学形式多样开眼界

  “我们赞成工作留痕管理,它的优势在于有利于总结前一段工作经验,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过度留痕危害极大,不仅耗费工作精力,影响工作实效,劳民伤财,误人、误事、误形象。”

  “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留痕管理,杜绝过度留痕主义。”

  ……

  5月15日下午,省委党校三楼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培训班学员围绕“反对‘新’形式主义——以过度‘留痕管理’为靶向”这一主题,采用“四副眼镜法”开展了结构化研讨教学。

  讨论中,学员们围绕“留痕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当前“留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话题,联系自身实际,从提出问题、聚焦问题、讨论原因、找出对策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交流发言中,每组推举一名学员上台发言,其他学员分别戴上“万花镜”“墨镜”“望远镜”“放大镜”对交流组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摆出问题和提出困惑,逐步澄清现状与问题,逐步理清思路与措施,为学员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打下了基础。

  从研读分享到小组讨论,从专题辅导到案例教学……此次培训注重思维拓展,除采取常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采用了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分组讨论、辩论以及读书分享、课堂讲评、撰写思悟日记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使单纯的听讲变成了“学思践悟”并进,并采用“听写读说”等多种方式提升学员能力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效果。特别是“四副眼镜”法教学,通过讨论、分析、归纳、讲述、辩论等方式不断刺激学员拓展思维,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对学员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参与和尝试。

  “此次培训课程既有基本国情省情教育,又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读,还有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具有开放的全球视野,又突出青海的区域特色。”西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阿润雁说。

  “此次培训是一次‘党性洗礼’,进一步深化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是一次“理论熏陶”,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一次“业务淬炼”,进一步拓宽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泽库县委常委、泽曲镇党委书记南吉才旺在总结中这样写道。他说,将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思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大胆地改造和创新,用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在为民服务一线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少数民族干部,要把此次培训作为新起点,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知行合一、扎根高原、艰苦创业,为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贡献力量,不断开创新青海建设新局面,谱写新青海建设新篇章。(于瑞荣)

分享到:
【打印正文】